
想去王坛的东村看梅,已有些年头了。看似简单的事,实施起来就需要时间。今年3月份梅开的时候,心里又念叨过,但还是错过了花期。
前天去东村,是突发性事件。朋友邀我去柯桥,用罢中餐,朋友说下午做“戏客”去。我说去安昌,朋友说去东村看梅。别人看梅是赏花,我们去观青梅,也好罢。
从柯桥到东村有些路程,一路开开停停化了一个多小时。车过平水,到青坛,眼前的景色是山区的那种自然的宁静,全然没有柯桥那种繁华的喧闹。雨时断时续,山笼罩着一层云雾,若隐若现,别有一种气象。只可惜摄影技术不到位,拍不出云雾的效果来。
沿途的道路非常整洁,路边的民房粉饰一新,看来环境美化运动是全县性的。本来想拍些镜头,因下雨只好取消。过王坛镇,路变小了,弯弯曲曲的山路,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原生态的味道。

东村离王坛还有好些路程。入村一个停车场,规模不小,可以想象梅花盛开的时候,应该是游人如织的。这样的时节,这样的天气,到东村观梅的,当然只有我们俩。村口的这座小桥长满了青藤,是一道不错的风景。溪边的梅树上已见不到青梅。看来,我们真的只有看梅树啦。直到回到家,从照片上才发现,树上还有一颗梅子挂在枝上,好似为我俩特地留着。


东村称之为香雪梅海,还是名副其实的。入村的路两边都是梅树,四周的山上也遍植着梅,近观远眺,雨中的梅,分外的青翠。现在虽然见不到繁花似锦的场景,可以想象满山遍野梅花开的模样,那是何等的壮观。
踏雪探梅那是诗人的浪漫,固然很有情调。然而,初夏的雨中寻梅,有的是一种洒脱与随意。静寂的东村,满眼的翠绿,我们享受到的是一种自然的宁静。
古老的连香树边,刻有梅魂一石。我想梅之魂,并非系于花,而在于梅之神。梅之所以为人称道,在于梅的骨,一种凛寒不屈的傲骨。
从柯桥到东村,一个喧闹繁华,一个宁静寂然。谁更具有吸引力呢?恐怕得不到一个圆满的答案。就如同回程的路上,从车内拍出去的照片,朦胧一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