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练世故的李成梁

(2012-02-11 13:03:00)
标签:

李成梁

辽东

努尔哈赤

明朝

杂谈

          老练世故的李成梁

李成梁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争议的焦点是他是否怂恿庇护了努尔哈赤。现在,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他有意放纵努尔哈赤,但事实酿成的结果是他的行为坐大了努尔哈赤。内情究竟如何,有待历史学家们去研究考证,我不想深究。

李成梁出道比较晚,属于大器晚成这样一类人物。“李成梁英毅骁健,大有将才。因家贫,40岁以生员袭职。”史上的记载是这么说的。人到四十岁,应该是一个比较稳重的年龄,为人处世相对就比较老练成熟。后来的结果表明,李成梁纵横捭阖官场数十年,官阶步步高升。这恐怕得益于他的晚成有关。

这使我想到贺知章。唐朝的贺知章比李成梁出道还要晚一些,两人的经历虽不尽相同,但很有些类似的地方。两人做官都到八十多岁才告老还乡,这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上,实非易事。事实说明“少年得志乃人生一大悲剧”是不无道理的。

那么,李成梁靠什么驰骋于官场的呢?首先当然是他的能力。作为一名武将,没有那么两下子,早在战场上落马了。重要的还是他的智慧。俗话说,不怕战斗在堡垒,就怕堡垒内战斗,内斗才是最可怕的。李成梁就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在辽东任总兵官前后达三十年,任内他采取以夷治夷的策略,与努尔哈赤和平相处,没有发生军事冲突。但形势始终处于剑拔弩张的态势,边关自然少不了他。这让他远离政治中心,踏踏实实做他的东北王。然而,斗争不是没有。第一次罢官,就是因为内斗,他下台了。

当时有“南戚北李”的说法。南戚就是戚继光,北李自然就是李成梁。戚继光广为后人所知,李成梁少为后人提及。其中的原因就在策略上。戚继光用兵像外科手术,他喜欢一刀切除,免除后患。而李成梁显得老道多了,他用的是疗而不除。显而易见,作为一名武将,如果边关安宁无战事,那还有用武之地?所谓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李成梁深懂此理。姜终究是老的辣。

如果说李成梁藏有私心,这话我信。但明朝的那些个鸟皇帝,确实令人失望。当时那个万历皇帝,他有多少年不上朝?自家的江山尚且视同儿戏,对一个大臣就这么苛严,有失公正吧。反过来,没有李成梁,边境也未必显得这样安宁。第二次选用他,不就是最好的例证吗。

作为个人来说,李成梁采取自保,也是情有可原。他是否暗地里与努尔哈赤沟通,至今也没有证据,无非是人们的猜测。但李成梁守边三十年,边境安宁,连万历也没有责怪他,反而一次次加他的官。这就是李成梁的用兵策略和人生智慧。

明朝的灭亡岂能怪罪于李成梁。明朝的那些糊涂皇帝,就如现在有些倒闭企业的老板一样,自己天天出入歌舞厅莺歌燕舞,企业倒闭了,能怪一个带班长?李成梁充其量只不过是明朝的一个带班长嘛。

李成梁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四百年过去,早已灰飞烟灭。但历史是一面镜子,他的光芒依旧照亮后世。稍加留意,现实中我们是否发现,有多少个李成梁在茁壮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坚韧的野猪皮
后一篇:感受春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