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则通
(2011-11-06 12:36:19)
标签:
财经巴菲特中国成长性杂谈 |
在股市中没有一种固定的盈利模式,只有适合自己的操作方法才是最好的。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杀法,对于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吸取,但不能模仿。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没有错,他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市场中许多人在照他的方法做,效果也并不理想。原因是什么呢?一是市场的交易规则不一样,股市文化不一样;二是资金规模不一样;三是具体的操作方法不一样。价值投资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什么是价值?如何来衡量?如现在跌破净资产的有投资价值,还是市盈率很低的银行股有投资价值?没有人能准确回答。巴菲特能告诉我们吗?他不能告诉我们,还得自己去寻找有价值的股投资。
彼特林奇的成长股投资法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同样也无法模仿。什么样的股才叫成长性好?在中国股市,绩优股有成长性吗?小盘股有成长性吗?这同样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我们所见的倒是那些ST股重组成功了,成长性一下体现出来了,业绩成长几十倍的都不算稀奇。所以,要寻找成长股,同样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
那么,长线投资一定盈利吗?假如是6000点进场的投资者,持股到现在,四年过去了,盈利了吗?就算是1664点进场,买的是天津港,现在的盈利又是多少?居然还是受套!可见长线投资也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所谓的长线,界限模糊,何谓长?
对于各种的短线交易方法,更是令人眼花缭乱,方法层出不穷。怎么学呢?所以,我想还是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操作方法最有效。每一个人的理念不一样,资金不一样,业余投资与专业投资者在时间上也不一样。那操作的方法怎么能相同呢。
从黄埔军校出来的打不过农民出身的八路军,问题在哪里?黄埔军校里出来的是理论知识强,实战经验未必胜于经过万里长征的八路军。股市也同样,只有在战争中学习战争,适应市场,掌握市场的运行特点,灵活机动地改变战法,才能取胜。水无常态,兵无常势,股市同样也是千变万化。因此,任何的墨守成规与刻舟求剑的操作方法,又怎能立足于市场。唯有顺势而为,尊重市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