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底需要一些时间
(2011-06-04 10:14:09)
标签:
财经沪市宋体中小板上证指数股票 |
市场的成交量在逐步萎缩,这是进入底部区域的一个信号。新股大面积破发,产业资本的入场增持,个股无量快速下跌,种种迹象表明,市场离底不远了。那么,市场是否就此反转了呢?我看未必。筑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处于底部区域,但筑底之路恐怕比较复杂而漫长。
首先,中小板调整未到位。市场关注的指数多以沪市为标准,以上证指数的涨跌来说话,其实,现在市场容量大了,既有上证、深指,又有中小板、创业板,各指数间的走势既有关联,也有处别。以上证与中小板为例,从08年1664点反弹至今的运行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上证与中小板的走势是有很大差异的。沪市由于云集了大批大盘股,二年多来,这些大盘股除了从1664点至3478点与指数同步反弹外,接下来一直处于调整,上证指数也同步震荡调整,涨幅有限。从1664点到昨收盘2728点,沪指仅上涨了1064点,涨幅63。9%。而中小板从2114点到现在5651点,上涨3537点,涨幅达167。3%。两者相比,中小板的调整应该还有不小的空间。
其次,个股涨幅存在着极大差异。两年多来,上涨幅度大的,差不多都是中小盘股,这些股经过反复炒作,其涨幅之巨令人作舌,十倍,二十倍的涨幅,早已透支了未来的业绩。这些涨幅巨大的个股,后市将步入价值回归之路。相反,沪、深两市的大盘股,经过两年多的调整,下跌空间基本封杀。最冤的是创业板与新上市的新股。沪市也好,中小板也好,近两年上市的新股鲜有表现,与创业板一样,都处在漫漫寻底路上。
板块之间的差异,个股的苦乐不匀,注定市场需要寻找一个新的平衡点。沪、深、中小板中涨幅巨大的个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需要调整。而两年多来,处在反复调整中的前熊股,则有向上的动力。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的震荡调整是必然的。
市场个股间上涨与下跌力量的相互抵消,造成了市场难走出单边上涨或单边下跌行情。这是自3478点以来市场的主要特征,也就是所谓的市场结构性牛市的最明显的体现。市场的做空动能主要来自中小盘个股,即前涨幅巨大的个股。市场的做多动能,将来自于前期调整充分价值显现的个股上。目前,做空与做多处在相持阶段,这也是当前市场为什么需走漫长筑底路的主要原因。
由于当前市场总体市盈率处在历史底点。市场大幅下跌的空间是不存在的,当然指的是上证指数。但中小板及主板上炒高的个股,存在的做空动能,目前尚未得到有效释放,因此,市场向上的时机还没有成熟。然而,近日创业板的拒绝下跌就是最好的例证,市场永远是涨高了要跌,跌深了会涨。
综上所述,市场筑底会有些时日,机会还是在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