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杂记之闲话奇迹(一)
诸葛八卦村
5月14日,早上7点从绍兴剧院出发,到兰溪诸葛八卦村约10点。我们这支团是散客,行程是上午游览诸葛八卦村,下午去龙游石窟,第二天游江西的三青山。早想到这三地看一看的,可惜平时组团较难,等了几年,终于等到这一天,也算是了了心愿。游罢三地,果然名不虚传,我不想描述三地的风景,只想记下心中的感受,那就是见证了奇迹。
先说诸葛八卦村。旅游只是走马观花,听导游讲解也不能全记下,相关的资料也无从索取,所以只能是谈感受。对于诸葛八卦村,我的感慨是:这样的建筑并不稀奇,布局虽别出心裁,但这只是设计者的一种思维逻辑,多少有些迷信的成份。奇的是后人们能用几百年的时间里,一如既往,坚持不懈地实施这个规划,这才是人类规划史上的一个奇迹。
说到村镇规划,这事我最有发言权。1983年当我走上工作岗位时,做的就是这项工作。从地形的测绘,到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都是亲历者。当时的规划期限,少则5年,多的也无非15年,结果如何?规划还是变化快,没有一个村完成了当初的规划!如果说村的规划比较粗糙,规划与现实距离较大,那么,镇的规划就不一样了。1989年,当时请了杭州大学规划系的教授进行规划,结果到了1992年,蓝图仍是一张蓝图,规划就变了。92年又请复旦大学来搞规划设计,实施了三年,就无下文,其间规划的更改也是多次。这个实例是最好的证明,村镇规划的实施是何其的艰难,不要说几百年不变,一直延续着坚持不懈地实施,这有多难啊!这不是人类规划实施史上的奇迹还是什么!
也许人们只从诸葛八卦村上的形状来看这一奇观,而很少有人从规划的实施上来思考这一问题。诚然这样的规划是全国唯一的,建筑的风格或布局也确实值得研究,但是我认为更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能将规划长久地去实施,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值得好好去探讨研究。
首先,我认为要实施这一宏大复杂的规划,必须要有绝对权威的人去领导,在思想上要统一。这一点看起来并不难,因为全村几乎是同宗同属,实施起来比较方便。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要知道虽然是同宗,但几百年的延续,即使同姓诸葛,也早已各自为政,各户自立,要统一思想也是十分不容易的。这种实例多了,就像我们村几乎90%是同宗,事实呢,为了建房,相差一墙之地,同样也会伤了和气而各不相让。难道诸葛八卦村几百年来,在规划的实施中不会碰到同样的问题,他们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其次是财力。从遗留的老屋上我们发现,这些建筑建得较为考究,足以证明诸葛后人的富有。导游介绍诸葛后人多有为官者,不为官者,便行医,所谓“不为良相,便成良医”因此,村人多识草药。但有财力,并不等于一定能按规划办事,有权有势的,难道不会多占点,为什么非得按老祖宗的规划办?规划是刚性的,这其间难道没有人提出过更改规划?
再说了,这样的规划,看似很有“讲究”,但毕竟也为生活带来不便。迷宫一样的路,不要说外来之人多有不便,就是本村的,我想这样的道路布局,在现在看来也是不科学,不合理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诸葛后人们一直遵循着这一规划,难道仅仅是迷信?
那么,我们能不能从诸葛亮的《戒子训》里找到答案呢?“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