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州的梯田和石瓦

(2010-07-08 08:18:58)
标签:

旅游

贵州的梯田和石瓦

云贵之旅记略(四)

 

                                   贵州的梯田和石瓦

 

     贵州的自然环境很美。从贵阳去黄果树瀑布和天星桥(大概是这个名称)景区,一路上所见差不多都是卡斯特地貌,一座座形态各异的山在我们眼里都是风景;在火车上没途穿行在大山中,所见的那层层梯田也不比桂林的龙胜龙脊梯田逊色。然而,如果换个角色,不是旅游者而是生活在当地的农民,又会是怎样的感觉?

    贵州省简称黔,对当地的自然生活的描述,地导概括说: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袋无三分银。寥寥几语就形象地道出了贵州人历史上的生活状态。但尽管生存环境与自然风景存在着强烈反差,贵州人却与大山一样纯朴与热情好客。我们到贵阳是早上四点半左右,出站处打着横幅:热烈欢迎浙江东方旅游团。腰鼓队敲着鼓分列两边,以贵州人特有的方式迎接我们,顿生宾至如归之慨。随后在我们下榻的各宾馆,也都打着同样的横幅,虽然是一种形式,感觉上却不一样,那叫亲切。

    也许同样是农民,是同行三分亲吧。在观赏贵州的景色之余,我更关注的是当地的农民生活,对当地的农民非常敬佩。贵州的土地比较贫瘠,大山中的层层梯田在旱涝之间能有多少收获,全靠老天照应。这层层梯田是多少代人一辈一辈的垒起来才有今日的规模,为了生活,多少辛劳换来的只能是糊口而已。在地势平坦处,土地也是那样的贫瘠,薄薄的泥土,根本不允许取土制瓦,当地人就取山中的石片作瓦,好在这山之石呈片状,用作瓦虽厚重,却也能挡风遮雨。他们知道土地是命根子,因此宁可住得艰苦点,也不能毁田取土。这是个非常现实也十分值得敬重的理念。现在我们许多地方大量土地的闲置和侵占,只是为了眼前的利益,实在是吃子孙饭。有些人看不起农民工,而这些农民工中许多是贵州人,如果到了贵州,看到这些和了解了这些实情,我们有什么理由比他们高贵!有谁愿意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出生在何处谁自己有权选择?因此,要善待农民工,对贵州人更应值得尊重。

   黄果树瀑布和天星桥景区确实很美,这是大自然给贵州人的恩赐。土地贫瘠了,环境闭塞了,对于双眼而言却能饱尝无限美景,所以大自然是公平的。但我以为这些自然的景色比起那层层梯田和石瓦来,还是略逊一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招了驸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