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合龙寺

标签:
龙泉观遗址泰山观音阁大雄宝殿 |
分类: 游历 |
http://s9/mw690/001IxFGTty6DHzPXdIQ48&690
http://s6/mw690/001IxFGTty6DHAvUN9z05&690
http://s5/mw690/001IxFGTty6DOXclY9uf4&690
http://s13/mw690/001IxFGTty6DZ6Qnki83c&690
嘉靖碑上的碑文相对清晰,经过仔细辨认得知,龙泉观所在的山峪名叫凰斗峪,在明代是德王府的山场林地,是一个千峰耸翠、万淙潺溪的地方,而且,这个地方东连岱岳,西据灵岩,南接长城之巅,北依黑山之寨,环顾四周,山峪中央有一块地,应该算是一处潜心修身的清静之所。当年,有一道士名叫李道德,云游至此,突然发现有一条龙从东侧岩壁上腾空而起,随即,在龙腾之处,出现了一眼泉水,接着,百鸟从四处飞来,很多动物也出现了,前面有鹿在歌唱,后面有鹤在鸣叫。李道德随后在水边上又发现了一块石碑,碑上刻着“龙泉观”三个字。李道德意识到,这可能是有神灵在明示他,应该在此常住修行,于是,李道德便在此营造殿宇,创办了龙泉观。
碑文上还介绍了当年龙泉观内的情况:龙泉观殿宇巍峨,内塑昊天上帝,左右真人,四圣天君,金碧晃耀,王相俨然……后来,李道德羽化成仙之后,留下的两个徒弟,一位名叫崇岩,另一位名叫崇云,俩徒弟继续传教,留下的徒子众多。但是,因年代久远,龙泉观至刻碑时,已经逐渐破旧,于是,弟子们在周围好心人的帮助下,开始修缮。
碑文最后写道:昊天至尊,生乎无极之先,统乎万圣之尊也,神既安矣,善恶昭彰则神尤永安,人获永锡,俾重建之功,而不泯灭焉,可书万载不息也,此之岁月云耳。
碑文落款为:德府管山场官李良、杨茂,管山场旗校康文銮、刘聪、袁隆、赵江。刻碑的时间为:嘉靖二十五年岁次丙午十月初十日立,立石人为:杨教和,玄门后学陈永争书丹,铁笔刘贞、贺章、王得友刻文。
根据这碑上的碑文得知,龙泉观是由李道德所创,但具体年代不详。
隆庆石碑的碑文上介绍:皇封山场,地名曰凰斗峪,古有殿基,朽石犹存,号曰龙泉观也。乃有先祖李道德采访至此,仰天叹曰,前人已废,万千神圣亦有危矣……意思是,在先祖李道德来此凰斗峪时,龙泉观早已存在,只不过已经历久颓废。然后李道德着力筹建,终于让龙泉观得以重现。
这两通石碑刻就的年代相距仅22年,但说法不一。从现场所发现的柱础来判断,龙泉观的始建年代应该远远早于明代嘉靖年间,因为柱础的风化程度,要比石碑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