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红楼梦林黛玉 |
分类: 红楼一梦 |
http://p1.pstatp.com/large/22c600032127134ece5b
风露清愁堪自怜
1
林黛玉是贾敏和林如海的独生女,样貌上举世无双,淡妆浓抹总相宜。更是秉承旷世诗才。可惜,她父母亲早逝,贾母心疼,遂将黛玉接至贾府中。
在她来时的路上,微风拂动,窗外皆是美景。元春省亲时,她曾经代宝玉作了一首《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当就不止是大观园里的精致了,也应当有着她一路来的所见所闻。元春看后大为赞赏,道:“杏帘”一首为三首之冠,说明了黛玉很热爱大自然的气息,观察很细致,塑造了一片太平盛世,不禁让人拍手叫绝。
http://p3.pstatp.com/large/213f000404233352a021
2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她在花海中葬花.
那天刚好是芒种,是祭花神的日子,泪眼问花,花自飘零。落花本可以随“一江春水向东流”,黛玉却嫌外头的水太过脏,自己用土制了一个花冢,将花放入布袋中,再用土埋好。随着土,随着岁月淡化。
想想自己孤身一人,没有亲人,由落花联想到自己的命运,她早已哭成了泪人,最终写下了《葬花词》。
http://p9.pstatp.com/large/22c700031cb7132acac7
3
林黛玉还有一个称号叫“潇湘妃子”,是探春根据她的性格和居处而撰拟的。
提起她的居住地“潇湘馆”,一踏入就觉得是一座非常别致素雅的院子。还记得刘姥姥进入潇湘馆中便说:“这哪像小姐的闺房,这比上等的书房还要好呢。”
说明黛玉爱书如命,藏书甚多。俗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难怪她诗歌的用字是那样的传神,意境也很深远。
她曾经教过香菱做过诗,告诉她学诗要讲究方法与技巧,推荐她读《王摩诘全集》后又推荐读李白杜甫的诗。
她把自己看过书给香菱看,她在这些书中都做过记号,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一个重要地方。
不动笔墨不读书,知晓重点是什么,圈圈点点,那样才是下了功夫。
书中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一共有十二个菊花诗的题目,用针贴在墙上,让姑娘们自己选作。
黛玉一人选三首,她《咏菊》:“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还有《问菊》中:“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将菊花问的无言以对。全都得益于她胸有丘壑。
http://p3.pstatp.com/large/22c60003221eb5e86865
4
黛玉还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刘姥姥游大观园,贾母命惜春画《大观园行乐图》,黛玉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活,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把刘姥姥比喻成了“母蝗虫”,题拔她都起好了就叫做《携蝗大嚼图》,将在场的人无一不带来欢乐。
其中,黛玉虽因此广受诟病,但是从而也可说明她思维方式比较跳跃,会分享快乐。我们也相信,她那么善良,绝对没有恶意。
http://p1.pstatp.com/large/21390001309e32427e31
5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最终含着怨恨的泪水,去往了她的归宿地。她的心里,藏着一瓣瓣落花的忧伤。贾府那样薄凉的地方,已经不属于她。文/雨打梨花深闭门 图片来自网络。原文链接:yuxinyouh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