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妙玉的清雅,贾母曾赞不绝口,结局因何欲死不能?

(2016-12-11 20:45:14)
标签:

红楼梦

妙玉

分类: 红楼一梦

https://p3a.bytecdn.cn/large/12d9000520a1fc814980?imageView2/2/w/752/h/600

 

作者:黛袭

妙玉的清雅无人能及。就像一首曲子的最高音,直透云霄,犹能徘徊,震颤人的心房。

原本也是官宦人家的女儿。原也可以将日子过得花团锦簇。只是命运莫测,偏就进了佛门。

幸运的是,师父是个高人。姑苏待不下去,便来到京城。师父临死前,嘱她留在此处。自有她的因果。这因果便是和贾府结缘吗?师父想的或许是,贾府还算一把大伞,藏在这等书香门第里,或可保她无事。想想也是。乱世中的美丽,本身就是惹祸的因子。

她被王夫人下帖邀请,住进了大观园中的翠栊庵。闲暇时光,她把翠栊庵收拾的“花木繁盛”。贾母就夸她说:“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贾母何等样人,宝钗那样的人还受她批评,可见妙玉确实把翠栊庵收拾的清雅无比。

 

https://p3a.bytecdn.cn/large/12d6000348440b78cbd3?imageView2/2/w/768/h/576

 

她的日常也清雅的很。她喝茶的杯子是绿玉斗,她所用的信纸是粉红色的,她爱收梅花上的雪,还要装在鬼脸青里埋在树下瓮一瓮,她读诗,赏月,品茶的理论一套接一套。

当然,还有冬日的梅花。翠栊庵里的红梅开的格外娇艳,却只得寒雪相伴。恰是妙玉妙龄青春的写照。陪伴妙玉的也是青灯古佛,寂寞空虚冷。生命的热情,却只能以冰冷呈现。

有人讨厌妙玉对刘姥姥的态度,觉得这似乎有伤其清雅。试想,一个女孩,从未尝过贫穷的滋味,也不知稼穑的辛苦,即使出家,父母仍以若干古董相伴,若干婆子相随,又从何处体会刘姥姥不易?假如她假惺惺的爱惜起刘姥姥,说起怜老惜贫的话,那才是真的做作。

也不光是对刘姥姥,她急了,都敢说林妹妹是个大俗人。李纨曾说,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她。为何李纨觉得妙玉为人可厌,定是妙玉看出了李纨骨子里的俗。岫烟,一个贫寒女孩,妙玉竟教了她十年。可见,妙玉并不以贫富对人,那些说她势利的人可以休矣。

 

https://p3a.bytecdn.cn/large/12dc0004115f4fb3a2db?imageView2/2/w/600/h/456

 

这是一个人最好的状态。该读诗时读诗,该品茶时品茶,一切从内心的本真出发。

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不怕别人的目光,她将自己的茶杯给宝玉喝,就是内心清雅,只是容易被世人想得污浊,但是她又不在乎,因为她是真心的把宝玉当个知己。

不喜欢的人,她就直接拒绝,不去想这个人对我有没有用,全用真心活着,不用如探春一样去想改变贾府,也不用如黛玉一样去想木石前盟,更不用如宝钗一样亲自去打理俗务,只是努力活出自己。

 

https://p3a.bytecdn.cn/large/12d9000521759b715712?imageView2/2/w/450/h/300

 

对于自己,没人欣赏时,专注自己;有人欣赏,就有能力拥抱彼此的灵魂,后来就主动送给宝玉许许多多的红梅花。

妙玉的结局很差。脂批:红颜固不能不屈从枯骨。判词: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有人纳闷为什么如此洁净的妙玉不干脆死掉,怎能忍受这污浊?注意脂批“固不能不”,写出了妙玉欲死不能。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理由,我们已然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如此清雅的妙玉竟然是这样的结局,命运对她何其残酷,竟比那些死了的还要残酷些……我们如何不伤悲?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珍爱红楼梦。

原文链接:http://yuxinyouhuan.com/891.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