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致青春》:哪个屌丝的青春不功利?

(2013-05-09 21:45:56)
分类: 娱乐影评
            《致青春》:哪个屌丝的青春不功利?

纵观古今之青春屌丝,我们能否数得出几位在困苦的物质环境中,仍能不为世俗功利所动,一直保持淡然的心境的人来呢?苏秦不是,李斯不是,韩愈不是……对了,或许,孔子的学生颜回能算得一位吧。因为孔圣人早就发了话:“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一生都对颜回推崇备至,在孔子的心目中,颜回一直都像一位安贫乐道的圣人。孔子也是这么定论他的学生的。

 

不知诸位对于孔子的这番关于颜回的言论和他对于颜回的定论有何看法。在下不才,在某种意义上,对这却是有些不敢苟同。在下认为,孔子对于颜回的评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分析这份局限性之前,同事也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份局限性,请诸位先同我一起走进最近蹿红的影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影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向我们展现了好几份青年男女的爱情,其中最刻骨铭心于我的当属陈孝正与郑微的爱情。

 

或许郑微是一个受虐狂,在陈孝正的几次粗鲁攻击之后,她竟然不可自拔的爱上了陈孝正这个出身微寒,性格孤僻,追求完美的超级屌丝。

 

陈孝正出身于普通的工人家庭,是个独生子,父亲早亡,其母亲性格乖戾,对他的管教极其严苛。为了摆脱贫穷获得成功,陈孝正在他母亲的教育熏陶下,逐渐走上了追求完美的道路。陈孝正不允许他在自己人生的选择中有存在丝毫的,他生活的唯一目标就是出人头地。这也使得他时刻处于紧张之中。

 

当然陈孝正在生活中并没有表现得那么急功近利,这一切在正常的情况下都只是隐藏于其内心。他更多的生活状态只是整天用功学习,满脸都是一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表情。

 

或许缘分都是天定,郑微就鬼使神差地爱上了这个怪胎屌丝。刚开始,陈孝正对于郑微的万般殷勤总是一屑不顾,认为郑微心怀鬼胎。但随着郑微更多的热情似火地真心投入,陈孝正也慢慢地爱上了郑微。作为一个内向的男生,他爱郑微的活泼,更爱她的纯真。一个拥有细腻内心而又内向的男生,更需要有这么一位阳光爽朗而又纯真的女生,来弥补自己缺失却又时常向往的人格气质。

 

关系最终在他俩的一段别扭之后确定了下来。但好景不长,院长的女儿,陈孝正的准女友,不肯善罢甘休。她知道陈孝正的弱点,为了赢得陈孝正的心,她让出了,她去美国公费留学的名额。一心想出人头地,创造富裕生活的陈孝正怎能抵挡住这份极具分量的诱惑。怎样向郑微提出分手,也逐渐开始在他的心里酝酿。

 

郑微的担心终于降临到了他的头上,在满城风雨中,郑微怀着忐忑与自我安慰的心找到陈孝正。面对郑微质疑和甘愿和他一起过苦日的表白,陈孝正解释说:“我的人生是一栋只能建造一次的大楼,所以我错不起,哪怕是一厘米也不行,……,我习惯了贫贱,我没办法让我爱的女孩子忍受贫贱,……,我不愿意!”解释完,陈孝正立刻就铁树开花似的哭了起来。

 

我习惯了贫贱,我没办法让我爱的女孩子忍受贫贱。”一句多么熟悉的话语,观影至此,我不禁泪如泉涌,这不正是我当初想着与贫贱之交的女朋友(现在的老婆)分手的,在我心中重复了千万次的理由吗?如果不是上天开眼,或许我和老婆爱情也会想郑微与陈孝正的爱情一样,甚至更惨。

 

那个时候,我在经历事业失败之后,又经历投资失败,可以说我已经陷入了人生的某种绝境。但在情感方面,上天可待我不薄。在我人生的绝境之中,上天竟把一个温和、纯真、无争、没有一丝世俗眼光的女孩降临到我的生命之中,并让我俩彼此都爱上了对方。毕竟,爱情不能当饭吃。那个时候,我口袋里的钱总撑不了十天,并且那些钱都是别人的施舍。虽然获得了幸福的爱情,但我的内心依然充满可绝望。绝望之中,我就老想着和她分手,因为,我想,我不能让一个爱我和我爱的女子跟我受苦。这份痛苦的分不分手的挣扎,就这么在我的内心持续了三个多月。苍天有眼,在我和她确立关系后的第四个月,我顺利考取了国家事业单位的编制,有了一份固定的收入。我终日惶恐的心,才开始逐渐消停了下来。

 

哎,说好只说电影,我有矫情的说了这么多,真是影响各位的心情。电影和我的故事讲完了,请诸位再同我一起回到文章开头所提出的“局限性”上来。

 

我说孔子对颜回的评判不科学,存在局限,根据电影和我自身的故事,鄙人总结出了这种据点主要体现在来那个方面。

 

其一,颜回死得早,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人性的本质还没完全的表露出来。就这样把他放在常人中做评判,不够严谨,也不够科学。这样的评判,就如同把小孩子的纯真与大人的圆滑做比较。

 

其二,颜回好像没娶老婆。一个没有女人的男人,我们不能轻易说他安于贫贱,因为这样的男人“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这样的男人也就因只没有多少 谋取功利的欲望,他们大多都是破罐子破摔。孔子因此说颜回安贫乐道,显然很不严谨,存在极大的局限性。

 

既然,我们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安贫乐道,不注重公里的的青春屌丝,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有哪个屌丝的《青春》不功利”呢?但我更要说的是,这份功利可不是财迷心窍,利欲熏心,他们希求是想去过一分相对富裕安定,能给身边人幸福的生活。他们大多都会在物质上和精神上追去完美,但这一切他们又往往很难达到。所以他们经常会被人家误解说:“越是寒门出身的男人,就越世故薄情。”可是又有谁了解他们,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痛苦?影片的最后,陈孝正回来,不是说他做人很失败吗?屌丝从来不是负心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