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些被雪藏了的清明文化

(2013-04-03 15:27:55)
标签:

365

传统

不存在

中华大地

之风

分类: 人文随笔
         那些被雪藏了的清明文化

纸灰化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明天就是清明日了,人们大多都会在明天墓祭先人。但这只是清明节重要的习俗之一,至于其他习俗嘛,因少有活动,所以也大家对它们也就不那么耳熟能详了。在下不才,为了发扬传统文化,特写此博文普及一下清明节的习俗。

 

墓祭(扫墓)

 

因为有个介之推的传说,大多数人可能都认为清明节的墓祭活动在春秋时期就开始了,其实不然。“不封不树,弃之中野”是上古殡葬的原则,因此上古是没有坟墓的,也就不存在墓祭,即今天俗称的扫墓。直至战国末期才开始出现坟墓,但依然不存在在清明日扫墓的现象。

 

这种习俗的雏形是在汉代形成的,且当时仅只用于纪念功臣烈士。直至隋唐,官方才放开这项政府的专属活动,允许普通族众上山扫墓祭奠祖先,至此清明扫墓的活动才形成俗例。于是,中华大地自隋唐起,清明日处处均能看见“纸灰化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的现象。

 

踏青

 

清明节墓祭自形成俗例后,各阶层的人士都得以参与其中,也就逐渐增加一点游乐的内容。也就是所谓的“北人重祭,南人重戏”。史书记载:“清明日,都市人出郊,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园囿之间,杯盘酬劝,抵暮而归。”此记载所述之风俗活动,也就是当今人们所说的踏青吧。

 

蜷缩一冬的人们,肢体都要僵了,乘着美好的春日,城里的人们都会纷纷外出,舒展腰身,振奋一下精神,让躯体在明媚的春光下吐故纳新。

 

插柳

 

因为民间传说插柳会惹鬼,所以人们一般都不会在平日里插种柳树。但清明日却是一定要插种柳树的,因为俗语说:“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柳”、“留”同意,我想在清明日插柳主要的意义还是慎终追远吧。回想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有什么值得我们一直发扬光大的东西。插柳之外,还有戴柳。传说之后总,戴柳条儿是可以免除虿毒。

 

因清明节前三日为寒食节,所以在清明日,古时还有恩火的活动。人们也会为再次得到火而举行庆祝活动,从而又衍生出了许多的娱乐项目,如:斗鸡、走狗、拔河、抛球、淘井、吃青团子(可能就是蒿子粑粑或者水蒛粑粑吧)等活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