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季恋歌』送孩子进城读书的那点事

(2012-11-29 21:32:07)
标签:

冬季恋歌

学生家长

老师

校园

分类: 教育教学
          『冬季恋歌』送孩子进城读书的那点事
    读书无用论的风潮,总是过一段时间就刮一次。但我始终认为,那些口口声声称读书无用的人,在他们的内心还是渴望知识的,还是明白知识的价值的;他们的那些言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浮躁的产物。那些言论来自于浮躁心灵的发泄,都是些没有根基的言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耕读传家的传统思想,在“读”这一块还是十分根深蒂固,也应当根深蒂固。要不然广大农村地区的学生,为何即使劳命伤财,也要背井离乡,涌往城区学校就读?在他们眼中,城区学校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过硬,孩子发展前途大……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让孩子学好知识光耀门楣,家长们只有一个选择——送孩子进城就读。

但殊不知,物极必反;跟流,就容易盲从。因此失败的教育方式,也就屡见不鲜;这也许就是那些一时持读书无用论者的实事依据吧。“读书无用论”我并不想关注,我今天想谈的是关于学生进城读书的那点事。

以前,人们进城悉心陪读,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考所好大学,孩子到高中阶段才会进城陪读。而现在呢?很多学生父母,从幼儿园起,就或自己陪着,或孩子的爷爷奶奶陪着,把自家孩子送进城就读,且打算一直陪读到孩子高中毕业。

每年暑假,是教师们活动进城的黄金时期,也是学生家长们活动让自己孩子进城读书的黄金时期;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城区的学校都不是那么好进的。你得找路子,拉关系,花钞票,求爷爷,告奶奶。

虽然门槛是如此之高,但我们这里,每年城区的每所学校都会人满为患,听说学生做多的一个班级,学生人数竟达到了80多。人多狗屁臭,这事情必定也多,首当其冲的就是座位问题。这之中的门道,外人就不敢胡乱揣测了。辛辛苦苦的把孩子送进了城区学校,谁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经常坐在那教室的最后面吧?但,确实有家长向我抱怨过。

其次就是作业问题了,城区孩子的作业那可是海量的。辅导资料老师要求学生们期初要买,期中要买,期末也要买。一学期下来,每位小学生都差不多要买20多本资料。给学生减负,在一些城区学校,已经彻底变成了一句空话。

买这么多资料,家长们虽然希望孩子多做点,多学点,但他们中的也有些人很不高兴,只是大多数人敢怒不敢言罢了。当然也有例外,我曾听说城区某学校的学生家长在气氛之余,竟拿着他孩子的老师们要求买的十多本作业,冲到教育局,把那些资料狠狠地摔倒了局长的办公桌上。但,好像也没有起到什么效果,买资料的现象在城区学校依然风行;其中的猫腻就只有聪明人能懂了!

再有就是补习的问题了。如果你的孩子在城里念书,你孩子不去有关老师家补习,那么,你和你的孩子就out了。课上课后,双管齐下,毫不放松,这应当就是有些城区学校教学上的显著特点。要不然,怎么能把学生的成绩高高,怎么对得起那些家长的一番苦心与那份辛苦。

听人说,城区学校每班学生期末成绩单上的分数,每位学生每门功课至少都有80多分。在乡下学校平常只能考个三四十分的学生,一进城,当学期也能立马考出个八九十分,也许,城里的教学时质量确实远远好于农村学校吧。可,每年的小学毕业统考,又不是这么回事了!真搞不懂,也许是集体发挥失常吧。

不管怎样,我自己在农村小学教书,我还是要支持农村小学一吧,将来让我的孩子在农村小学就读。

农村小学的教室是那么宽敞,每班只有二三十名学生,教室甚至可以每天一对一辅导;农村小学的教师是那么亲切,都是在家房前屋后的人;农村学校的作业是那么少,有充足的时间可以让孩子读课外书;农村学校的环境是那么优美,绿绿的树,蓝蓝的天,鸟飞自由飞翔。

校舍简陋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些足以能让我深深地爱着农村学校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