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老土的爱


标签:
育儿上海开乐鞋子暖鞋 |
分类: 散文随笔 |

打开柜子门,老婆就哇地一声叫起来:“哇,这里还有那么多鞋子。”我走近一看,满柜子都是精致的布单鞋、布暖鞋、毛线暖鞋,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散发出温馨的气息。老婆又说:“我还以为宝宝下半年没得布鞋穿呢!妈妈去上海前做这么多鞋,忘了对我们讲。”立时,我仿佛母亲又回到了我们身边。
除了我的一双毛线暖鞋,其它的都是咱家宝宝的鞋,这双毛线鞋是她今年特地为我织的。前一段时间我和别人谈到,我的脚最怕冷,一到冬天就没暖过,冬天坐久了膝关节以下总是冻得十分酸痛,每次都要活动好久才能站起来。人们说针织毛线暖鞋最暖和,母亲听见后,就定下心,也要织毛线暖鞋一双给他的小儿子。
关于穿鞋穿衣服,我们那一有一顺口溜——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鞋子衣服总是哥哥穿了弟弟穿,姐姐穿了妹妹穿,上代人穿了下代人穿。衣服就不说,鞋子在我家可没有出现过这种状况,一年年一代代的我们都有新鞋穿,因为我们家有个家喻户晓的做鞋能手——我的母亲。母亲做起鞋子来又快又好,农闲时节,到我家学习母亲做鞋,请求母亲帮着做些的人总是络绎不绝。帮人家忙完,他就做自家的。每个时节的鞋子加起来,母亲每年都会为我们每个人做上十几双鞋子,鞋子旧了不好看了,母亲就又为我们做新的。她的勤劳也使我养成了个坏习惯,我总是把鞋子乱扔,瞎踩,从不爱惜鞋子,心想,反正坏了又有新的。
母亲在得知自己即将要抱孙子后,就开始张罗着为即将出世的孙子做几双鞋。到现在为止,母亲已经为我家未满两岁宝宝做了将近二十双大大小小的,底软底硬的鞋子。她以前总是帮人家小娃娃做鞋,现在终于可以为自己家的孙子做鞋,她一定做得更认真更带劲,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发现她做的那一双鞋子不合我家宝宝的脚。
去年母亲到城里帮我带宝宝,她在家里呆不住,就带着我家开乐到附近的人家挨家挨户的窜。好多回,人家看见我家开乐脚上穿的布鞋都赞不绝口,好些人还恳求着对母亲说:“你家孙子脚长大后,那些穿不上的旧鞋送几双给我家孩子吧!”不知为什么,母亲总是舍不得送,他宁愿送那些新鞋子,也不愿送我家开乐穿过的旧布鞋给人家。现在弄得我家床底下,抽屉里,书桌上,柜子里……处处都有我家开乐的旧鞋。既然母亲舍不得送,我想那些鞋子上肯定蕴含着母亲的某份心意,或者那些鞋子经过我家开乐穿过后,就有了某种象征性意味,丢是不能丢的,看来,我还真得得把它们好好收拾整理一下,不能糟蹋了母亲的那份心意和那份象征性的意味。
布鞋,在这个名牌盛行,物欲横流的时代,在某些的人的眼中,它未免显得有些老土。我本穷二代,也看不到自己成为富一代的希望。那些时尚而昂贵的名牌鞋,或许都将与我今生无缘吧。就让我这自小在农村长大的土得掉渣的人,一辈子穿母亲做的土布鞋吧。但,母亲能为我做上一辈的鞋吗?明年她还要在上海为哥哥带孩子,也许明年我就没得新布鞋穿了。
前一篇:老婆走后的两天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