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0/middle/5dd2c7a0x73fcf668fec9&690
半山斋主人国画《峡口》
《祁连峡口》
文/半山斋主人
这是一个我小时候常听到的地方。每当农历四月份的时候,这儿很是热闹。一处通往自由的关口,牛儿们的天堂之门。
农历四月之初,草儿正旺,祁连山头绿油油的,像一块绿色的毯子,能在上面打一个滚,真是一个美丽的梦想,可是这一块山地却成了农家牛儿们的乐园。
“俯首甘为孺子牛”,我接一句“昂首只为自由故”。的确,自由是人类的一种精神追求,同时也是动物界的一种精神放逐。在自由的王国里,一切都是那样美好,一切都是那么迷人。
到了四月头上,祁连牧牛人就到我们村上来联系牧牛事宜。常听村上老人讲,让牛儿上山的好处:一年来,秋收翻地、春耕播种,牛儿们挺忙活的,在太阳下任劳任怨,二牛抬杆,有时少不了皮鞭之苦,重托之下,长吁短叹,吃的只是干咽的麦草,心绪不是很好。让它们上上山,和牛群聚聚,心情会更好一点,在大山里尽情的奔跑撒跤,一来健壮肌肉,二来调整情绪,会少生病,干起活来很埋力,用起来也顺心。
想起老人们所说的话,很受启发。作为人何尝不是这样呢?
在小时候,牛是咱农家的活神仙。没有它,就没有收入,没有孩子们的学业,它是农家的经济靠山。每年农历四月初,牛儿上山的时节到了。上山的前一天晚上,父亲总是摸着牛儿的头,涂个红角,目的在于打个识别的号,再者图个吉利。另外,给牛儿添加一槽用白面和拌成的料,让它吃的饱饱的,好好保存点气力上山,去自由王国尽情享受那一段美丽的时光。
天还没亮,我就和父亲动身,父亲拉着牛,我在后现推着自行车赶着牛,要步行十多公里才能到峡口。天大亮的时候,我们到峡口了。嚯,真是牛山牛海,公牛们挣脱了主人的牵引,参进牛群里,为所欲为,相互角逐。在山路旁有一块沼泽地,几头公牛你追我赶,泥水向四面喷射,有一头公牛就地打滚,沾了一身黄泥,摇头晃脑四下摔溅,仰着脖子放开了嗓子哞哞大叫。这块泥地让它们好快活,好似小孩上到了蹦蹦床上,抛洒着自我的激情,感受着快乐的时刻。这时又有两头公牛,相互追逐,越跑越欢,前面的那头公牛忽然猛转身,头一低,角一仰,将后面追来的那公牛冷不防顶了四蹄朝天。顶翻的公牛,也不示弱,立马起身,扭头低下脖子和顶它的公牛角起紧儿来,牛主人怕出事,向两顶角的牛扔去了一石块,这场争斗才就此罢休。在这块乐土上,我亲眼目睹了牛紧儿和牛脾气,还有公牛的霸道之像。
父亲说,好了,我们把牛放了吧,让它快活快活。父亲取掉了牛笼头和牛鼻子上的那个圈儿,一放手,我家的那头公头,迫不及待的看了一眼父亲,像出笼的鸟儿,撒腿跑向了牛群的集中地,为了它心中的自由飞一般的冲出去了。
呵呵,父亲笑着说:“我们放出去了一只老虎呀!”
而后,几个牧牛人赶着这群老虎浩浩荡荡地走进山,走向了它们的乐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