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住煤棚的“酒鬼”农民工
(2012-12-12 22:54:36)
标签:
语文乡下读书郎系列《寒窗哭笑》之一百五十情感 |
分类: 小说连载 |
酒足饭饱之后,媒人心里有了谱,回去给男方人回话去了。赵三木装不装不东西,出沟坐上三驴蹦子上县城,奔山城市滦水镇去了。他从家里带点小米,在县城又买了两只兔子,到滦水镇后,先看的是他的老乡滦水镇人民邮电局局长。局长说,你这老赵耍啥子脾气呢,这么长时间不来上班,我们早就找好了看门的人了。赵三木说,局长啊,你甭为难,我不用在局里干活,只要你让我住邮局的煤棚子就行,我可以干搬运,可以养活自己。不是看在两只兔子的份上,而是因为浓重的乡土观念,照顾这位勤快老乡的意识,局长同意赵三木住在煤棚子里,他以赵三木冬天将来烧锅炉的借口,将三木的事儿解决了。三木在邮局的一个库房不大起眼的角落找到了自己的被褥,打开挂到院子里晒晒,就开始了打工揽活、背背抗抗的生活。
闲余时间,他带上从家里拿来的小米,去看了自己的二叔父赵新坡。赵新坡自从做了食道癌手术后恢复良好,能吃能喝,悠闲自在。老人从三木的口中知道大孙子赵饱步自己后尘当上了兵,连说三个好。还冒出一句,“咱们的祖坟长着松树,看来还真是能出当兵的啊!”老人是无神论者,他的话反映出他内心的欣喜。再说,新坡老人说的也对,不光赵饱当上了兵,几年后,赵三林的两个儿子也接连着都当上了兵。新坡老人问三木,你这么长时间没来上班了。邮局还要你吗?三木说,老叔放心,我这次就是在邮局住,在街上干搬运等零活,也能挣不少的。
就这样,打工的生活,在别人看来可能会遭遇到被人呼三喝四,低眉顺眼,受大累挣小钱。在赵三木这个能受累的农民眼里,却已经变成游刃有余,怡然自乐。他经常不洗衣服,反过来倒过去穿一身衣服,反正是搬运,穿啥都脏,一旦闲下来就会叫上一起搬运的哥们,去喝喝小酒,玩玩扑克,慢慢地还学会了打麻将。有时就他自己,一小盘咸菜,也能喝得滋滋有味。“儿子当上兵了,不用再花费什么钱了。”赵三木挣几个钱也不用想着拿回家给儿女们了,他觉得“儿大不由爷”、“儿孙自有儿孙福”。
可是,长期的吃咸菜、喝大酒,他也觉出身体有些异样,有时莫名其妙的就发笨、不舒服。喝点酒就啥感觉也没有了,长时间后有些形成酒依赖。叔父有时到街头货场来看他,有时到邮局煤棚子来看他,经常看三木在宿舍、在工地,手拎着酒,在自斟自饮,劝他:木子,你可不能再这样喝了,会把身体喝垮的!三木穷对付:老叔,放心!酒是粮食精,喝完就轻松!我干活不累全靠他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