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林中独步》InTheWinterInTheWoodsAlone【美】弗罗斯特

标签:
杂谈 |
分类: 英诗汉译 |
(原诗属四三步抑扬格,交韵3节;拙译每行字数
In winter in the woods alone
冬日我在林中独步
I mark a maple for my own
我选定了槭树一株,
At four o'clock I shoulder axe,
下午四点,斧子扛肩
I link a line of shadowy tracks
我穿过雪地
I see for Nature no defeat
我知并非造化败绩
Or for myself in my retreat
我回居所将息自己

【附1】:Tulip五言亦步亦趋韵译本—
《冬【木】中》
冬日林木中
标好一棵枫
四时斧肩扛
疏影一长行
天道何所碎
而我身中退
冬日林中孤身在,
选中枫树唯一棵,
肩扛斧头已四点,
染色雪地留足印,
仅仅【摧毁】一棵树,
【正如】回家暂休憩,
*
Clearing,1962)中,是该诗集的最后一首诗。弗罗斯特在送给他朋友考克斯(Edward Hyde
Cox)的那本诗集上写了一段话,简单地说了他写这首诗时的想法。诗人写道:“(此诗)
写于这本书的手稿送去出版那天。最后一行,对我来说,听起来好像要写下一本书的样子。”
实际上,弗罗斯特出版这本诗集时,已经88岁了,他于翌年谢世,并未再出版一本新诗集。
所以,很可能,这首诗是弗罗斯特最后一首(至少也是最后几首诗中的一首)诗了。
主题也是他最喜欢写的主题之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独自在冬日的树林里砍树(目的应该是为了取暖),傍晚时分,背着斧头、迎着落日回家,
看见被晚霞染了颜色的雪地上出现了他脚印划出的一条斜线。主题则出现在最后一节中,这
也是弗罗斯特大多数诗歌的规律。
不能说他已经把大自然打败,因为以后不久,很多新的树还会长出来。接着,诗人就联想到
人类,比如他自己,今天回家可以好好休息一番,不也是为了准备迎候下一个“磨难”吗?诗
中用了“blow”(打击)一词,意思很广,可以指任何冲击、困难、遭遇,反正是需要去应付
的事情,为了押韵的需要,暂时译成“磨难”也并不出格。总之,诗人认为人类的力量在大
自然面前是渺小的。人不能打败大自然,只能不断休整自己,去克服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一
个一个困难。对生活在冬天天寒地冻的新英格兰的诗人来说,砍树取暖,就是需要不断克服
的困难。
的最后一首诗作【,】我倒觉得用这首诗来向人生舞台谢幕,很有意思。
翻译。但是,老实说,这样的译诗,看起来好看,念起来并不一定好听,更不一定易于理解。
于是,我就改成另一长短句的译本,供有不同喜好者各取所需吧:
我独自在冬日林中,
我选中了一棵枫树
四点钟,我肩扛斧头,
在染了颜色的雪地上,
我砍倒了一棵树,
【正如】我回家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