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Reluctance【美】弗罗斯特
标签:
杂谈 |
分类: 英诗汉译 |
(原诗四节,偶行分别入韵;拙译每行字数
我越过重重壁垒,
And lo, it is ended.
任其刮擦封冻的雪面,
悄悄然微微移动-
不再随风儿东飘西荡;
忍冬花*已然萎谢;
呵,对于人心而言-
对爱或季节之告终-
译注:*忍冬花(witch-hazel)-即美洲金缕梅,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米;嫩枝有星状绒毛;
老枝秃净;芽体长卵形,叶形美丽,呈宽倒卵圆形。其耐寒性强,
娜多姿,迎雪怒放,状似蜡梅。
https://ps.ssl.qhimg.com/sdmt/86_135_100/t01ed97f3896d32ccef.jpg
我穿过田野和树林,
我攀过山丘见过世界,
我从大道回家,
【树】叶枯死在地上,
任其一片一片地飘零,
【发出淅淅飒飒的声响】,
干枯的【树】叶静默无声地堆积,
金缕梅花都已凋谢,
心里还【切望】着寻求,
对于【一个】人的心来说,
【甘心情愿、】听从事理;
爱情和季节的终极:

*
的一首早期诗歌。这首诗与弗罗斯特的一段生活经历有关。弗罗斯特出生于美国旧金山。
十一岁时,他父亲去世。于是,他母亲带了两个孩子—罗伯特·弗罗斯特和他妹妹,一
起移居麻萨诸塞州的劳伦斯(Lawrence, Massachusetts),跟孩子的外公住在一起。
弗罗斯特进了劳伦斯中学,与他未来的妻子埃莉诺(Elinor)同学。中学毕业以后,弗
罗斯特进了达特摩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而埃莉诺则进了纽约州的圣劳伦斯
大学(St.Lawrence
University
纽约州向埃莉诺求婚。谁知埃莉诺却以“要先念完大学再说”来拒绝了他。弗罗斯特非
常失望,甚至为此而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他回劳伦斯之后不久就写了这首诗。所以,这
首诗的情绪是低沉、压抑的。但是,在诗的最后,他表示了不“随波逐流、顺应天意;
【心甘情愿、听】从事理;低头臣服、【欣然】接受爱情和季节的终极”的决心。
这首诗一共四段,每段六句。第一段,诗人说他见过世界,最终又回到了家乡。他
说他“穿过田野和树林”,也“经过城垣和【墙宇】”,就是暗示他既见识了大自然,
也经历了人类社会。他还说他“攀过山丘见过世界”,又“下山来到平地”,就是暗示
他生活中既经历过高潮,也经历过低潮。而最终,却还是回了家。
第二和第三段主要描写了回到家乡见到的情景,那就是荒凉、凄寒的冬天景象。树
上的叶子都已枯萎,只有橡树上还留几片,零零星星地一片片凋零;飘落在冻硬的雪地
上的树叶被风吹得“匍匐挪移”,【发出“淅淅飒飒”的声响,】打破了冬的寂静;枯
叶堆在地上,花儿已经凋谢,一切都在安眠。但是,诗人说他的“心”还想“【切望】
着寻求”,而他的脚,却已经不想挪动了,只能问:“要去哪里?”
最后一段用一个反问句结束全诗:诗人自问,也问读者:难道一个人随波逐流、顺
应天意、【心甘情愿地】接受季节和爱情的终了,就不算或少算“叛逆”了吗?答案,
当然是否定的。所以,诗人不甘心低头臣服、欣然接受命运,他还要作积极的争取。诗
的前三段看来都是描写自然,只有在最后一段结尾处,诗人才把季节的终了和爱情的终
了相提并论。而实际上,后者的终了才是写此诗的主要目的。
弗罗斯特被埃莉诺拒绝后,他在弗吉尼亚州(Virginia)旅行了一段时间,又回到
纽约再次向埃莉诺求婚。此时埃莉诺已经毕业,就接受了他的求婚。两人终于在1895年
12月19日完婚。所以,这个故事就有了一个皆大欢喜的完美结局!
这首诗每段的韵式是abcbdb。译文句末押韵,全诗押
《心有不甘》
Out through the fields and the woods
And
over the walls I have wended;
I have climbed the hills of view
And
looked at the world, and descended;
I have come by the highway home,
And
lo, it is ended.
穿过田野树林,
走过艰难险阻;
爬过山丘远望,
看过世间风物,
下来大道回家,
睢,这就结束。
The leaves are all dead on the ground,
Save those that the oak is keeping
To ravel them one by one
And let them go scraping and creeping
Out over the crusted snow,
When others are sleeping.
叶子干枯一地。
橡树留了些[许],
一片片磨损[着]
刮擦着飘零[着],
掠过僵硬的残雪。
万叶沉睡悄无声息。
And the dead leaves lie huddled and still,
No
longer blown hither and thither;
The
last lone aster is gone;
The
flowers of the witch hazel wither;
The heart is still aching to seek,
But
the feet question ‘Whither? ’
落叶瑟缩一团,
不再忽东忽西;
孤独紫菀晚去,
金缕梅花枯[萎];
我心苦苦追寻,
脚问“去哪里”?
Ah, when to the heart of man
Was it ever less than a treason
To go with the drift of things,
To yield with a grace to reason,
And bow and accept the end
Of a
love or a season?
咳,扪心自问,
红尘滚滚要离[去],
俯首认命需优雅,
爱来爱去得屈膝,
四季轮回皆顺受,
桩桩件件哪个不悖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