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择之路》The Road Not Taken【美】弗罗斯特

标签:
杂谈 |
分类: 英诗汉译 |
(原诗韵式为每节ABAAB;拙译每行12字,各以全韵谐之。-欢迎切磋针砭!)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金黄的树林中岔开着两条路,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遗憾的是我不可能同时涉足,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身为一名旅人,我久久地停步,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对其中的一条道我极目眺顾-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但见它拐入丛生的低矮灌木;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于是选另一条,景色一点不差,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比较起来这抉择兴许还更佳,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因为杂草茀茀该有人去踩踏;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尽管就那路况而言,说句实话-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都未经乱蹅,分不出什么高下;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那天早晨两条路上树叶落满,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也没有谁将落叶践踏得晦黯。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那第一条道嘛,我且留待某天!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但我清楚道路条条绵延不断,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我怀疑我将来是否还会归返。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许多年过去了,那以后,在某地,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我将对人说起此事,一声叹息: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两条岔道分开在一处林子里,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我-我当时选的那条较少足迹,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而如今已形成所有这般差异。
【附1】:徐家祯教授译本-
可惜我无分身之术不能同时都[走],
只能伫立着想了很久:
我望着一条路想尽量看得远点,
直至它弯进树丛再也不能看见。
然后再看另一条,它也同样美艳,
或许这条路才是更好的挑选,
因为它芳草萋萋、没被很多人蹂践;
不过这两条路都没被人踩坏,
在这点上它们倒都没有例外。
那天早晨两条路盖的树叶都一样厚,
还没被路人的脚步踩得黑不溜秋。
喔,我能留着另一条路以后再[走]!
不过,一条路总会通到另一条路去,
所以,我怀疑以后还有再来的机遇。
在很久很久以后的某处
一天我会叹着气对人讲述:
在树林里分出了两条路
—
那时我选了一条路走的人较少一些,
这样,就改变了以后的一切。
【附2】:
深黄的林子里有两条岔开的路,
很遗憾,我,一个过路[人],
没法同时踏上两条征途,
伫立好久,我向一条路远远望[去],
直到它打弯,视线被灌木丛挡住。
于是我选了另一条,不比那条差,
也许我还能说出更好的理[由],
因为它绿草茸茸,等待人去践踏—
实讲到留下了来往的足[迹],
那天早晨,有两条路,相差无[几],
都埋在还没被踩过的落叶底[下]。
啊,我把那第一条路留给另一天!
可我知道,一条路又接上另一[条],
将来能否重回旧地,这就难言。
隔了多少岁月,流逝了多少时光,
我将叹一口气,提起当年的旧[事]:
林子里有两条路,朝着两个方向,
而我—我走上一条更少人迹的[路],
于是带来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
【附3】:晚枫译本-
《未选择的路》
黄叶树林中岔开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两条都走。
我一个旅人久久地驻足,
极目去寻一条的尽头,
它转了弯没入灌木深处。
当然我选择另外一条[路],
因为这似乎更加合理,
那里满是青草盼人光顾。
相比以前人们的足迹,
哪条人多实在没有分殊。
清晨两路同有落叶遮掩,
叶子尚未遭太多踩践。
想留第一条路来日再选,
可此路彼路条条相连,
一经此去实在难以回转。
多年之后某地回忆当初,
讲起此事我会轻声叹:
当年面对林中的两条[路],
我把那条少人走的拣,
所有的一切皆由此而铸。
【附4】:理性国里漫游者译本-
《未选之路》
黄色树林间有路分两头,
遗憾我不能同时都走,
我站在岔路口想了很久,
向一条路极力远望过[去],
它转弯没入灌木丛深[处]。
而我选另一条路,同样不错,
这条路或许是较好的选[择]。
因为它芳草萋萋,没有人踩过。
可是两条路都有人过往,
都没被踩坏,没什么两样。
那天早晨两条路被落叶铺满,
都没有路人的脚步踏践。
唉,我把第一条路留待改天!
我明白一条路通向另一条路,
怀疑自己以后还会再来此[处]。
很多很多年以后在某地,
我提起此事将会叹气:
树林间分开着两条路,而[我]—
我选的那条路人走得少些,
此后便产生了一切的差别。
《未选择的路》
黄昏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鸣珂读后感-
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是在七年级的语文课上,后来也在家里一本泛黄的《英美名诗选》
(江苏教育出版社1984年3月第1版)上读到过英文原诗。因为十分喜欢这首,所以自己原
本也想试着翻译一下,但重读了顾子欣的译本后我只得作罢。我心中的所思所想,请允许
我借用沈从文的一段话—
我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
却只读到过一个THE ROAD NOT TAKEN的最好的译本
抑或,也可以借用李白登黄鹤楼见崔颢诗后有感而发的那句—
眼前有诗译不得,顾公神笔在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