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游记>中矛盾、冲突的处理

(2010-10-31 11:30:53)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受缤纷的人生

    看过《西游记》,遇有大的妖怪都得有菩萨或是谁来收妖怪,孙悟空有各种高强的本领,但每次都不能成功制服他们,需找到某位高人才能解决问题。

    那么,我们的生活中的矛盾、冲突需要那位菩萨来解决?

    我们的文化注定是如几百年前的先人写的“童话”一样吗? 

    读《解决矛盾不能总靠一把手》有感

                                  《三打白骨精》里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启示

                              2010年03月26日10:49 中国营销传播网 生意场03月26日讯  
    (生意场讯) 团队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有的冲突能都化为积极因素,帮助团队成长,有的则危及到团队的存亡。《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家喻户晓,里面关于冲突的产生值得我们引以为戒,同时给我们很多启示。

  在前往西天取经的四人中,身为领导者的唐僧是肉体凡胎,能力最弱,性格善良仁慈,却不明是非,迂腐且高傲;孙悟空虽然贵为齐天大圣,实际上是个妖怪,能力最强,活泼重承诺,沽名钓誉;猪八戒之前乃是天蓬元帅,掌管天兵天将,但好吃懒惰,好进谗言,自私自利;沙和尚名头最小、能力最差,但为人憨厚,正直无私,任劳任怨。在三打白骨精中,冲突主要来自两方面,即唐僧与孙悟空之间的上下级冲突和猪八戒和孙悟空之间的同级冲突。产生冲突的原因与每个人的地位、性格、能力都有关系,而每个人对冲突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孙悟空的责任

  在取经团队中,以孙悟空能力最强,但难以管教。在三打白骨精中有这样几个细节,其一是开篇时唐僧叫悟空去化些斋吃,孙悟空回答时第一句却说“师傅好不聪明”,而在唐僧责备悟空懒惰之时,悟空回答中说道“我知你尊性高傲,十分违慢了你,便要念那话儿咒”。其二是在一打白骨精时,悟空曾言那女子是妖精,唐僧不信,只说是个好人,悟空却说唐僧见女子容貌动了凡心,并说“我们大家散了,却不是件事业?何必又跋涉,取甚经去!”最后是三打白骨精时悟空害怕唐僧责难,心中却思量“凭着我巧语花言,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

  此三处体现了孙悟空在本次冲突中的责任,做为下属,孙悟空在对待团队领导着唐僧时口无遮拦,“好不聪明”已然是对唐僧能力的一种否定,“便要念那话儿咒”更是表达了对唐僧言听计从不过是因为“咒”这个惩罚制度的存在,而非对唐僧能力的信服。2是让唐僧以为悟空与团队的目标不一致,虽然孙悟空口中说散伙更多是激将法,但以唐僧迂腐的性格,认为孙悟空对取经之事并不重视,害怕艰难险阻,只贪图享乐。3是对规章制度存在侥幸心理,只是想通过“巧语花言”便逃过惩罚,除了是对唐僧的不尊重意外,更是对规则的轻视。

  2.唐僧的责任

  在四人团队中,只有唐僧是肉体凡胎,在是否是妖精的问题上,自然是不及悟空的。但他听信猪八戒的谗言,武断的下出结论,即便是有悟空不尊的原因,但也不能因此失去了公正。其次是同样犯下口无遮拦的毛病,将矛盾升级。在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唐僧发怒道“这泼猴越发无理!看起来,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净,就不是人?”悟空一听得说他两个是人,止不住的伤情凄惨。如果说两人之前的冲突仅仅是业务能力和目标上的冲突,现在已经上升到了人身攻击上,因此导致孙悟空不得不离开。3是唐僧不明是非,缺乏对下属的信任,又对进谗言之人过分信任。唐僧缺乏业务能力,但面对有业务能力的悟空时又缺乏足够的信任,反而听信能力较差的猪八戒,定然会让一向高傲的孙悟空心生不满,矛盾也会激化。

  3.猪八戒的责任

  猪八戒在这件事中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源于他和悟空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是多方面的,1是对悟空的轻视,这种轻视主要是针对身份和地位,猪八戒曾经是天蓬元帅,是神仙,而孙悟空能力虽强,但仍然是个妖怪,在天庭的职位不过是弼马温和掌管蟠桃园而已。西游记中猪八戒便曾多次称呼悟空为弼马温,而之前做为天蓬元帅的猪八戒自然是有优越感的,但加入到西天取经的队伍里却造成了极大的反差,能力不及悟空的猪八戒时常被孙悟空欺负,这种落差造成了两人的冲突,在有机会报仇的时候,猪八戒自然不会放过。正是猪八戒的自私自利忽视了团队的利益,把个人利益凌驾与团队利益之上,最终造成团队差点毁灭的噩运。

  4.沙悟净的责任

  沙悟净憨厚老实,任劳任怨,但在此次冲突激化时,我们竟然看不到沙悟净的身影。在西游记全书当中沙悟净曾多次担任调和者的角色,但我们不难发现,这里的调和对象几乎都是悟空和猪八戒,当矛盾冲突变成唐僧和悟空时,沙悟净则变成了“隐身人”一般。如果我们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原因:当时的情境,无论是身份还是地位,沙悟净的声音都不会为人接受,尤其是当猪八戒加入之后变成三方冲突时,沙悟净无论发出何种声音都可能得罪另外一方,选择失声保身就不难理解了。其实在现实社会的团队里,沙悟净这样的人十分常见,虽然可能发生“声音不被重视”的情况,但“失声”却是没有团队精神的行为。

  在这场冲突中其实可以给管理者和员工很多启示。

  首先是团队领导者要强化自身能力和个人素养,以能力和人格魅力让下属信服,同时给予下属足够的信任。管理者不仅仅是管人,更要让下属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和能力。不能以赏罚当作管理的首选,更不能因为权力将自己放在制高点。要明辨是非,避免团队中出现好进谗言之人。

  其次是下属要尊敬上级,对待同事要谦和,不能因为个人能力强就目空一切,更不能因别人能力强心生嫉妒。最后是要统一成员的价值观,打造团队凝聚力,让其成为约束成员行为和思想的规范守则。

  其实当这次冲突发生时,完全可以通过观音来解决问题,对每个人都有说服力,又能保持公正公平,同时又能指出每个成员身上的缺点。

  当然,冲突并非都是不利的,有时也是对组织有利的。在三打白骨精之后,唐僧对悟空更加的信任,孙悟空与猪八戒之间的冲突也减少许多。如何将对团队不利的冲突转为有利,是管理者在面对冲突管理时需要思考的东西。

 

    《西游记》故事梗概

    东胜神州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受旧精月华,产下一石猴。石猴四海求师,在西牛贺州得到菩提祖师指授,得名孙悟空,学会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云可行十万八千里。归来后自号“美猴王”’,去龙宫借兵器,得大禹定海神铁,化作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二万三千五百斤。又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龙王、地藏王去天庭告状,玉帝欲遣兵捉拿。太白金星建言,把孙悟空召入上界,授他做弼马温,在御马监管马。猴王初时不知官职大小,后知实情,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 

    玉皇大帝派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美猴王连败巨灵神、哪咤二将。太白金星二次到花果山,请孙悟空上天做齐天大圣,管理幡桃园。孙悟空偷吃了幡桃,又揽了王母娘娘的幡桃宴,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离天宫。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双方争持不下,观音菩萨举荐灌江口二郎真君助战。孙悟空与二郎神赂法斗战,不分胜负。太上老君使暗器击中悟空。猴王被擒。玉帝使刀砍斧剁、火烧雷击,不能损伤悟空毫毛。太上老君又把悟空置丹炉锻炼,七七四十九日开炉,孙悟空依然无伤,在天宫大打出手。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饥时、给他铁丸子吃,渴时,与他熔化的钢汁喝。如来因南赡部州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派观音菩萨去东上寻一取经人。来西天取经,劝化众生。菩萨在流沙河、云栈洞、五行山分别度化沙悟净、猪悟能、孙悟空三人,将来做东土取经人的徙弟,又度白龙给取经做脚力。 

    唐太宗开科取士,海州陈广蕊得中状元,被丞相之女殷温娇抛球打中,做了佳婿,但在去江州上任途中被贼艄刘洪、张彪谋害。殷温娇产下一子,抛流江中,被金山寺法明和尚所救,取名江流,十八岁受戒。法名玄奘。后玄奘母子相见。报了前仇。 

    径河老龙因赌卦少降雨水,触犯天条当斩,求唐太宗救命。太宗臣魏征梦斩径河龙,太宗魂被迫入阴司对证。还生后修建“水陆大会”。请陈玄奘主行法事,开演诸品妙经。观世音显像,指化陈玄类去西天取真经。唐太宗认玄奘御弟,赐号三藏。 

    唐三藏西行,出离边界即落入魔洞,得太白金星解救。在五行山揭去如来的压帖,救出孙悟空,赐号行者。因孙悟空打死劫经的强盗,唐僧数落人,孙悟空一怒离去,观世音化作老母,传给唐僧一顶嵌金花帽,一道紧箍咒,哄骗悟空戴上金花帽,金箍嵌入肉中。唐僧念动咒语,悟空就头疼难忍,以此为唐僧钳束悟空的手段。

师徒二人西行,在鹰愁涧收伏白龙,白龙化作唐僧的坐骑。在观音院,因悟空卖弄锦斓袈裟,引起金池长老贪心,要火烧唐僧师徒,反被悟空弄法烧了禅院。混乱中,袈裟波黑风怪窃走,孙悟空去南海请来观音,自己变化仙丹。诱黑风怪吞下,降伏此怪。 

    二人继续西行,来到高老庄,庄主女儿被一长嘴大耳妖怪强占。悟空追赶妖怪来到云栈洞、得知妖怪为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界,误投猪胎。经观音收伏,赐名猪悟能,在此等候取经人,遂引起拜见唐僧,赐号八戒、做了唐僧的第二个徒弟。后来唐僧在浮屠山得乌巢禅师传授《多心经》。在黄风岭遇怪刮黄风迷人,孙悟空请须弥山灵吉菩萨降伏此怪。在流沙河中,他们又收伏了观音赐名沙悟净并令其在等候东土取经人的水怪,赐号沙和尚,做了唐僧第三个徒弟。师徒四人跋山涉水,西去取经。 

    观音菩萨欲试唐僧师徒道心,和黎山老母、普贤、文殊化成美女,招四人为婚。唐僧等三人不为所动,只八戒迷恋女色,被菩萨吊在树上。在万寿山五庄观,悟空等偷吃人参果,推倒仙树,被镇无子拿获。悟空请来观音,用甘露救活仙树。白骨精三次变化,欲取唐憎,都被悟空识破,将怪打死。八戒趁机进馋言,唐僧不辨真伪,逐走悟空,自己却被黄袍怪拿住。被黄袍怪摄入洞中的百花公主放了唐僧并央他到宝象国给父王送信,前来搭救。八戒、沙僧斗不过黄袍怪,沙僧被擒,唐僧被变作老虎。八戒欲回高老庄,经白龙马苦劝。到花果山请回孙悟空,降伏妖魔,师徒四人继续西行。 

    平顶山莲花洞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欲拿唐僧,并有葫芦、净瓶、宝剑、扇子、魔绳五件宝器,神通广大。悟空与之斗智斗勇。屡经磨难,才降伏二怪。乌鸡国国王被狮精推入井内淹死。狮精变化国王。国王鬼魂求告唐僧搭救,八戒从井中背出尸身,悟空又从太上老君处讨来金丹,救活国王。狮精原来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青毛狮子所化。 

    牛魔王的儿子红孩据守火云洞,欲食唐僧肉。悟空抵不过红孩儿的三昧真火。请来菩萨降妖。菩萨降伏红孩儿,让他做了善财童子。黑水河龙变作艄公。诱唐僧、八戒上船,沉入水府。孙悟空请来西海龙王太子摩昂擒龙回西海。车迟国虎力、鹿力、羊力三位大仙乞雨救旱有功,做了国师,国王敬道灭僧。悟空等与三法师斗法,—一挫败他们,使之现了原形。 

    观音座前莲花池内金鱼修炼成精,在通天河岁食童男童女。悟空和八戒变作童子,打退妖怪。妖怪作法,使通天河封冻,诱唐僧上冰上行走,摄入水府,菩萨赶来。把金鱼收回南海。太上老君坐骑青牛趁看守童地瞌睡,偷了老君的金刚镯下界作怪,在金兜洞把唐僧捉去。悟空请来雷公、水伯、十八罗汉等,都被妖怪用金刚镯把兵器收去,后来找到太上老君处,方把青牛收伏。 

    师徒四人继续西行。唐僧、八戒喝子母河水受孕,悟空取来落胎泉水,解了二人胎气。西梁女国正欲招唐僧做夫婿,悟空等智赚关文,坚意西行,唐僧却被琵琶洞蝎子变化的女妖摄去。悟空请来昂日星宫,星官化作双冠子大公鸡,使妖怪现了原形,死在坡前,六耳猕猴趁机变做孙悟空模样,抢走行李关文,又把小妖变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样,欲上西天骗取真经。真假二悟空从天上杀到地下,菩萨、玉帝、地藏等均不能辨认真假,直到雷音寺如来佛处,才被佛祖说出本相,猕猴精被悟空打死。

    师徒四人和好如初。同心戮力,赴奔西天。在火焰山欲求铁扇公主芭蕉扇扇灭火焰。铁扇公主恼恨孙悟空把她的孩子红孩儿送往林山做童子,不肯借,悟空与铁扇公主、牛魔王几次斗智斗勇,惜天兵神力,降服二怪,扇灭了大火。师徒四人得以继续西去。后来,师徒四人又先后除去了万圣老龙和九头虫驸马,黄眉怪,蜘蛛精,蜈蚣精和青狮、白象、大鹏三怪。

    比丘国国王圣寿星坐骑白鹿变化的国丈迷惑,欲从一千一百一十个小儿的心肝做药引。,悟空解救婴儿,败退妖邪。寿星赶来把白鹿收回。陷空山无底洞里老鼠精又变化女子掳唐僧强逼成亲。孙悟空访知老鼠精是李天王义女,上天庭告状,李天王把鼠精押回天曹发落。灭僧国王发愿杀一万僧人,孙悟空施法术,把国主后妃及文武大臣头发尽行剃去,使国王回心向善,改灭法国为钦僧国。隐雾山豹子精欲食唐僧肉,被悟空用瞌睡虫睡倒,八戒一耙结果了妖怪性命。

    师徒四人到天竺国,郡侯张榜求雨。悟空访知原委,劝郡侯向善,天降甘霖。师徒来到玉华州,因教授王子学艺,被黄狮精盗走兵器。悟空等三人夺回兵器,黄狮精投奔祖翁九灵元圣,即太乙救苦天尊坐卞龙头狮子所化。悟空请来太乙天尊,收伏了狮怪。来到全平府,唐僧元宵夜观灯,被玄英洞辟寒、辟暑、辟尘三个犀牛摄去。悟空请来四位星宿擒拿三怪,斩首示众。在天竺本国,唐僧被月宫玉兔变化的假公主抛彩球打中,欲招为驸马。悟空识破真相,会合太阴星君擒伏了玉兔,救回流落城外的真公主。在铜台府地灵县寇员外家化斋后,寇家遭劫,寇员外丧生。唐僧师徒被当做强盗捉起入狱,悟空入地府招回寇员外灵魂,案情大白。

    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灵山圣地,拜见佛祖,却因不曾送人事给阿难、伽叶二尊者,只取得无字经。唐僧师徒又返回雷音寺,奉唐王所赠紫金钵做人事,才才求得真经三十五部五千零四十八卷、返回东土。不想九九八十—难还缺一难未满,在通天河又被老鳖把四人翻落河中,湿了经卷。

    唐三藏把佛经送回长安,真身又返回灵山。三藏被封为施檀功德佛,悟空、八戒、沙僧和白龙马也分别受封斗战胜佛、净坛使者、金身罗汉、八部天龙,各归本位,共享极乐。

                                                 -----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