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领导太少”与“会议太多”

(2010-04-28 12:24:34)
标签:

领导太少

会议太多

教育

鲁春林

庶竭驽钝直言

分类: 我的新思考

领导太少会议太多

在办公室工作的时间一长,不时听到担负着为领导安排活动的办公室同志领导太少的感叹。细细思之,领导太少实际上正是因为会议太多

现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依靠会议推进工作,已成为许多领导干部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模式。精神靠会议传达贯彻,工作靠会议推动部署,结果靠会议检验核实。不开会就等于没有做工作,开完会工作基本上也做完了。每个方面每个系统的工作基本上每年都至少要开三次会:年初开会布置、年中开会推动、年终开会总结表彰。此外,还有各种临时会议、鼓劲会议、形势分析会议、新精神传达会议……不一而足,五花八门,结果是大会周周有没完,小会天天开不停。

领导太少也反映了我们的领导干部在开会问题上还明显存在着官僚主义的思维定势。一方面,省级领导主持召开的会议,出席者必须是厅级以上干部;厅级领导主持召开的会议,出席者必须是处级以上干部。否则,就代表着这个单位、部门对会议不重视,有时还被理解成对领导不尊重。另一方面,部门会议一定要邀请更高级别的领导亲临讲话,而且出席的领导级别越高代表这项工作越重要,抓工作的力度越大。反之,就说明这项工作不那么重要,部门也显得没有地位,没有脸面。在我们这样一个人情社会,领导顾及各方面的关系,一般都会亲临支持。

于是乎,领导都在忙着开会。一个拥有十几甚至二十几个厅级干部的省直部门有时竟然安排不出人来开会,难怪办公室同志自嘲式的哀叹:领导太少了!主要领导更是分身乏术,疲于应付,陷于文山会海中无法自拔,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搞调研、想大事、抓大事。

即使在会场上,有些领导关注的重点也不是参会人员是否负责这块工作、有没有认真听取领会会议精神,而是人员来得齐不齐、级别高不高、精神状态好不好;参会人员关注的重点也不是会议的内容,而是自己的排位是否恰当,媒体多不多,能不能打瞌睡等等。总之,会议靠两边、自己摆中间。

要打破这一中国官场的怪圈,笔者认为:把开会纳入到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中,作为一个必要的参考指标,对主持或参加太多无关紧要会议的干部,不许评优评先。各级党政办公厅(室)也有很多工作可以做:一是严格审查部门要求以党委、政府名义举办的活动,从源头上精简会议;二是科学合理的安排议题、议程、和日程,确保每次会议都能做到紧凑、高质、高效;三是严格把关会议讲话,控制发言时间和材料篇幅。只有这样,领导太少的感叹声才会越来越少。

 

鲁春林感言:

1、读完此文,我深深地折服:为什么要扩大副职领导的阵容!并非咱们人多难于管理,而是因为会多难于应付!

2、哦,我明白了,领导就是开会坐上头,办事在后头,神龙见首不见尾!

3、我发现:人浮于事,不,准确地说是官浮于事,务虚不务实。

4、很多时候,官多是为了加强管理,分工明确,其实,人人担责==人人不负责!

5、我们的领导多数是得道高僧:空空道人!用会议指导会议==空对空捣蛋!

6、民众心中的领导应当讲理为民。我们期待:更多的领导争民夺理!少一些争名夺利!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