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指令的消除?
(2014-10-04 03:05:44)
标签:
心理健康情感 |
分类: 心理 |
我见过这样的案例:催眠后,没有取消那个指令,被催眠者就带着那个指令,生活很长时间。完全不自知。
生活中的催眠有很多,强刺激、错误认知、长时间沐浴在某种刺激下,身体就像催眠了一样。如果后来环境变了,却没有取消那个‘指令’,身体就一直运行着那个‘指令’。
高考后,多年还会做梦关于考试的。一般情况下,紧张的考试过后,我们会说:‘终于考完了,可以放松了。’——这就是一个解除指令的过程。解除指令,不是说嘴上说说,心里想想就行的,那是要身体有相当的感受才行。也就是,催眠指令,一定要在催眠状态下解除。
可是,如果那个催眠指令被忘记了,我们不知道那个催眠指令是什么,那就不知道如何解除。怎么办?还有一个办法,就是重新给个催眠指令,这个指令,对前催眠指令,有抵消和否定作用。
就像冯小刚电影《集结号》一样,上级下了指令:听到集结号才能撤。可是,一直就没有集结号吹响。我们假想,上级口头让他撤退,他不会撤,因为没有吹响集结号。假如上级不知道是什么指令约束了他,上级可以迂回达到让他撤退的目的:情况有变,诱敌深入,需要把你的兵调到某个方向待命。——好,不说这是撤退,而是说,这是个新的命令。那对他来说,这不叫撤退,也无需非要听到集结号。
我个人体验了一把这种情况:曾经,我在最困苦无助的时候,一个人在外漂泊,晚上睡觉,恐惧、无助、担心,很怕冷,(心冷)冷得哆嗦,肌肉紧张。后来,我的肩膀后背,一到天冷,就酸疼难忍。当我重回那种心冷,进入了那种肌肉紧绷的状态,想想现在情况变了,那种心冷的情况给消除了,感到身体一阵轻松。我继续加强那种心冷解除为安全舒适的状态,顿时,感到沉重、紧绷的肩膀变空了,变得虚无,没有感觉了,好像被光亮透明轻飘代替了。
这是知道了‘催眠指令’,并在催眠下解除‘指令’的过程。
有些情况,是催眠指令找不到了,也即我上文说的,那种致命状态找不到了,你就谈不上消除‘催眠指令’了。可是,我们眼睁睁地看着疾病状态,无计可施吗?我们可以采取用新的指令,抵消旧指令。这个指令,不要跟原指令冲突。
假如,我的肩膀是心冷-肌肉紧张,后来,我忘了心冷的事,可是,肌肉忠实地执行:冷——肌肉紧张。时间长了,产生了病变。
如果时间久了,我无法找到那个指令状态,从而消除那个指令,那,我可以给它一个新指令:原状态归零,学习灵活放松。
当然,也可以这样暗示:‘不管当初什么理由,让你(肩膀)紧绷,那一定是在当时合理的、有意义的,感谢你这么多年一直那么忠实地执行这个指令。现在情况变了,那个指令已经不具有实际意义了,请你放弃那个指令,选择放松、恢复自然吧。再次感谢你(肩膀)一直坚守职责,坚守指令。’
为什么对待那个催眠指令的执行(潜意识),就像对待人一样,还要感谢,还要道歉的?那么人性化?
管它什么人性化不人性化,最起码要尊重事实吧。如我肩膀肌肉紧绷,冷,紧绷,人家是配合我的冷啊,人家是好意吧。没有解除指令,也是我的错吧,人家那么忠诚地坚守岗位,我不感谢人家么?如果批评它,否定它,那是要犯错误地。
我们再来看看,如何寻找那个‘催眠指令’,其实就是某种潜意识。
我的体会是:睡眠前,或者催眠自己,等意识进入了模糊状态,感受那个状态,跟随它,(不做任何评判,更不能否定批评它,可以稍带认可、接受),顺着它走,试着加强它,看看什么能加强它。体会之,潜意识会有提示的。
哦,再次强调,催眠指令,绝不是意识上的那个指令,而是潜意识的指令,是身体接受、深刻的身体感受到的指令。
为什么我说精神分析治疗效果差?就是因为,它注重意识上的道理,却对那种潜意识灌输有忽视。精神分析注重潜意识意识化。而治疗性的方法,是把意识潜意识化,注入人体。催眠即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