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可以爬到很高的树上,虽然有点害怕,但是,那不是恐高症。那是一种很刺激的感觉。
后来,不知咋地,有了恐高症的感觉。即使有时候,看到电视上一个很深的洼地,就会有一种跌落的恐惧。所以,恐高症,不是怕高,而是怕低,怕跌落。
精神分析上说,当一个人,事业高峰,怕失败的时候,就会有恐高症。事业高峰,走不动了,怕失败,担心跌落,都是很类似的意象。
不过,我感受那种感觉,总觉得有点不足。未必有事业高峰的人,未必一定要到高处才会有恐高症,我在平地上,看到一个深坑,我就会有恐高症。
我到一个悬崖边,有栏杆的,大家都在那里很兴奋地登高看远,而我,却不敢摸那个栏杆。我似乎,不太相信那个栏杆,不太相信那个巨石能支撑我。万一,它耍我怎么办?我不敢相信栏杆,不敢相信那个突出的巨石,我还是回到更安全的地方算了,那更踏实。
不相信栏杆?不相信?引申出去,我突然意识到,在生活中,我有些不相信某些本来可以依靠的人。如果,一些本来可以放心依靠的人,是不可靠的,曾经让我摔倒,那平时,我就会感觉常在悬崖边的感觉,我需要顾好自己,万一倒了,歪了,那些人,是靠不住的。——我需要把握好自己,而不是依靠那个人。而失去了那个人的支持保护,我就会如同在悬崖边,小心翼翼。潜意识一直提醒我注意,小心。——反过来,我到了真的悬崖边,有栏杆的,潜意识里,那个谨慎的提醒一直都在:跌落的提醒,要注意。
这是一种过分的小心。长期的状态是小心跌落,积累起来,到了悬崖边,就会有过分的表现。而一般人,也会有害怕和担心,但是,当他看到那个栏杆的时候,看到脚下的巨石时,他还是很相信那个依靠的。而我,似乎,那些依靠,都是软弱的,靠不住的。我就会有万一……跌落。
所以,心理上,有依靠的人,有巨大支撑的人,有退路的人,我觉得,他是不会得恐高症的。——哦,不要误会,不是说所有的地方都没有依靠,而是某个你很重视的事情上,一个就够了,长期没有依靠感,就会有恐高症。
那个事业高峰的人,患了恐高症,我想,那个时候,他一定也觉得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人,能够给予他有力的支撑,他在那个事业高峰,一定感到孤立无援。——注意,有栏杆也不相信,那是因为,那些依靠,并不可靠。
如何治疗恐高症?
很有意思,我没有想太多,我只是告诉自己,那个栏杆是可靠的,我不去想跌落的问题,我只是想着有个可靠的栏杆保护着我,我感到非常地自豪和幸运。——我的恐高就没有了。——我享受那个栏杆的保护,就这么简单。
反过来,从心理上,我也不去想人是不是可以依靠的问题,而是,哪怕有那么一点点可以依靠的地方,我就去享受那一点点依靠。——我不去想不可依靠,而是去享受那即使是微弱的依靠。
当你在生活中,不去关心失败,而是去享受和欣赏那即使是一点点的成功时,你的生活就会有很大的改变。
当然,催眠暗示自己是安全的,比如,在床上,去感受床给自己的支撑和安全、保护,享受那种安全和依靠感。
如果按照精神分析来看,就要找到那个不可依靠的人,看看,能不能改变对他的想法,能够想到那个人曾经给予自己的巨大支持和保护,相信他,改变他不可依靠的感觉,也会好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