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晨晨爸是研究生毕业,曾经做过3年的初中老师。读研期间,又做过大学的老师,对于孩子的管理教育,他很有自己的方法。另外我自己也学过一些心理学,我们家的教育理念总的归纳起来是这样的——勤表扬,少责骂。多讲理,不体罚。有这样一个总的准则在,可以很好的控制宝宝的情绪,让宝宝不乱发脾气,做一个开心的小朋友。
勤表扬,少责骂。
我们是比较推崇国外的表扬教育的,这个和宝爸自己的经历有关系。小时候宝爸只被批评不被表扬,有段时间就很叛逆,脾气也差,时不时要顶撞父母,顶撞老师。后来等他自己做老师后,他会很用心的去放心学生的优点,不断去表扬鼓励他们。这个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他带的班级,从年级的倒数,到了年级的第3。
现在对于晨晨,我们也是一样,晨晨有一点进步,就会不断的表扬。比如我们每天有帮晨晨做爬行的训练。我们就会很耐心的鼓励晨晨,有时候晨晨会因为各种原因,闹情绪了,就是不想爬。这个时候,我们就会不停的说好话,一会称赞晨晨是美女,一会又称赞晨晨是乖宝贝,逗得晨晨开心了,负面情绪自然就消失了,当然也愿意配合练习了。再比如晨晨晚上睡觉前,也会闹情绪,抱着哄也没用,已经吃饱了,尿不湿也换了,可是就是哭啊闹啊,不愿意乖乖的睡。这个时候,我们更加会耐着性子不被晨晨的坏情绪影响到,尽量用柔和的声音去安抚。其实小孩闹腾的时候,很容易把大人的情绪带上来。有时候大人脾气上来了,就会责骂孩子怎么这么不乖之类的,甚至会动手打孩子,这样是不对的。这个时候,想控制住宝宝的情绪,首先是要控制住自己的脾气。
多讲理,不体罚。
中国人有句古话:棍棒底下出孝子。我和宝爸都不是很赞同这点。我妈妈从我小学后就没有再打过我,这点很感谢妈妈。宝爸是从小被打,他知道,打其实没有用,打多了,小孩子都疲掉了,根本就是无效功。这里说的不体罚,并不是说真的一次都不打孩子,首先这个很少就家长可以做到,其次在宝宝小时候,还不明白道理的时候,体罚有时候真的很有效果。这里的不体罚,指的是不能无论什么事,都去打孩子,只有再一些重大问题上,或者孩子真的屡教不改的情况下,适当的体罚一下。可以是打屁股,也可以是打手心,还可以把宝宝关在房间自行反省。
宝爸曾经和我说过,他家侄子有段时间跟着他一起住,差不多大半年的时间。当时侄子是6岁,很调皮,经常闯祸,最常见的就是没来由的顶嘴,还有和小朋友打架。宝爸一直是很耐心的给侄子讲道理,只打过一次。那次是因为侄子一直都喜欢和奶奶顶撞,还会骂一些不好听的话,教育了N次,都不长记性,那次宝爸没忍住,打了侄子的手心。这次打的是比较狠的,还把侄子关在了房间里,让他自己反省。不过经过这样一折腾,小侄子到是记住了,不再敢奶奶了。
我想对于晨晨,我们以后也会是这样的教育。当然,打孩子的时候,我们也是会注意,不打要害,不使用“武器”。
http://s2/large/001IvPA7gy6LKUASDTPb1
教育,是个很难的课题,我们也是在总结自己的成长道路之后,不断的摸索改进的。最后希望我们家晨晨是个好脾气的乖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