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
阴历正月十六去区政府秘书处工作。
通讯《找税源》在《山西日报》发表;《二郎担山》在《山西民间文学》发表;报告文学《惊天动地创伟业》、《决战系舟山》在《忻州大观》发表;民间故事《深洞用兵》、《八戒归洞》在《忻州日报》发表。
阅读《茶花女》(剧本)、《苔丝》、《白鹿原》等书。
1999年:
春夏,《禹王洞风景区的传说》编印完成。包括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29篇。
诗《山中小屋》、《一种舞蹈》、《落雪时刻》等在《五台山》、《引黄工程报》等地发表;
民间传说《二仙对弈》、《凿洞泄水》、《孤松传奇》等《山西商报》、《山西交通报》、《山西旅游》等地发表。
散文《桃桃山之行》、《八月的红高粱》、《巨人的启示》等在《山西商报》、《忻州市报》等地发表。
读《郭沫若的女性世界》及长篇小说《成功者》、《蒙昧》等。
2000年:
春,《古今系舟山》编印完成。
3月1日独幕话剧《父女情》在《忻州市报》连载;5月14 日戏曲剧本《禹王魂》在《忻州日报》连载。
6月28日,通讯《忻州市三个硬战掀高潮》在《忻州日报》发表。全文5000字,报纸加印2000份。
民间传说《铁骨虎胆》在《山西旅游》第二期发表。
夏,组织部分文友举办“心语文学笔会”。
秋,《桃桃山风景区的传说》编印完成。阅读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怀念狼》、《元好问》等书。
2001年;
秋,中篇小说、报告文学集《禹王魂》编印完成。诗《献给大运路的歌》、《走进五台山》、《黛螺顶顿悟》、《我的心》等在《山西交通报》、《忻州大观》等地发表;散文《追觅元遗山》在《山西旅游》第五期发表。七律《五台山》六首在《山西老区开发报》发表。
中篇小说《发现》于2月14日开始在《忻府报》连载。
阅读《郭沫若全集·历史编》6、7;政协忻州文史相关资料、《黑山堡纲鉴》等书。
2002年:
初夏之际,任区政府秘书处信息资料科科长。
《这场大雪》、《疑问》、《夕阳》、《献诗》等在《人民代表报》、《山西交通报》发表;
秋,诗集《晨安》出版。
11月23日,折子戏《谏殿》在《忻府报》连载。
重新阅读《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
2003年:
民间传说《石崇建寺》在《忻府报》发表。诗《收获季节》在《忻州日报》发表。
阅读《血溅秦宫》、《昏君传》、《说岳全传》等。
2004年:
小戏曲《送钱》获忻州市小戏征文优秀奖。后收入《忻州市二人台剧本集》。
论文《开放引进是忻州市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选择》在《忻州日报》发表。
阅读长篇小说《国画》、《省画》、《一个市委书记的日子》、《北京法源寺》等。
2005年:
正月初八女儿得病,开始医治,直到7月。冬,病又复得。夏,经考核,加入忻府区人民法院陪审员;秋,被忻州市戏剧研究所聘为特约剧作家。
小戏曲《传艺》在《忻州大观》发表;民间传说《禹王河捞》、《好问读书》等在《忻州日报》发表;
诗《五台山》获全市旅游作品征文优秀奖;小戏《开柜》获三等奖。
完成3万字中篇小说《官心难测》。
阅读《中国小通史》第9到14卷;《元曲鉴赏辞典》、《元曲三百首》、《元曲精粹》;并重读《中国古典十大悲剧集》、《中国古典十大喜剧集》等。
2006年:
小戏《锦旗情》、《木匝记》获市剧本征文优秀奖;
民间传说《菩萨择地》获顿村度假杯征文优秀奖。
11月4日,《陀罗山风景区传说》出版。
阅读《电视戏曲论纲》、《外国艺术精粹赏析》、《古今文学名篇》、《外国著名悲剧选》、《中国艺术》上下、《莎士比亚的创作》等。
2007年:
5月15日,论文《元曲领跑在山西》在《山西日报·文化周刊》头版发表;8月28日《山西二人台何时火起来》在《山西日报·文化周刊》头版发表。
《试论元好问散曲历史地位》在《忻州大观》发表。
阅读《戏曲美学》、《先锋戏剧档案》、《名曲名剧》、《光绪皇帝别传》、《光绪皇帝传》等。
2008年,
论文《元曲领跑在山西》、《试论元杂剧在世界史上的地位》在《学术论丛》第二期、第五期发表;大型戏曲剧本《李岩起义》获市剧本征文三等奖;小戏《消息》获三等奖;诗《不该回避》在《五台山》第八期发表。民间传说《傅山择画》、《菩萨择地》、《傅山吟诗》入选区政协文史资料《傅山先生专辑》。
冬,论文集《山西元曲研究》完成。
阅读《吴三桂演义》、《太平天国演义》、《清史演义》、《明史演义》、《李自成》12部。
2009年:
论文《刚烈的个性昭示人性的光辉》、《农村文化活动贵在群众喜闻乐见 》在《山西日报·文化周刊》头版发表;杂文《六月飞雪慰孤魂 》在《山西日报·黄河文化周刊 》第二版发表;《从山西元散曲分期看其思想艺术的嬗变过程 》在《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第三 期发表;《山西元杂剧是如何崛起的》分别在《学术论丛》第二期和《山西工作》第九期发表。《新形势下如何振兴北路梆子》 在11月8日《忻州日报》发表。长篇小说《陀罗山恋情》创作完成,25万字,12月即在《忻州网》上发表。
阅读《隋炀帝艳史》、《隋唐演义》等书。
2010年:
6月,聘请在区史志办临时工作;8月区委安排在区文联工作,任副主席;同月,长篇小说《陀罗山恋情》在忻州广播电台播出。论文《山西开元曲繁荣和鼎盛之先河 》于10月13日、20日在《山西政协报》发表,连载;随笔《感悟一种精神》于4月16日在《山西日报·文化周刊》头版发表;《故里觅踪看貂蝉》于 11月29日《山西日报·黄河文化》头版发表;《四大美人之一的貂蝉,是否确有其人 》于12月4日在《银川晚报》发表;《白朴--元散曲推动者 》在《遗山文苑》第二期发表。
秋,完成《忻府区十大感动人物》事迹编写,并在忻州市广播电台大演播室朗诵。
阅读《郝从楼文选》、《宋词选》等。
2011年:
散文《感悟雁门关》在 7月11日《山西日报·黄河文化周刊》第四版发表;散文《尚举更比秋阳热 》 在9月30日《山西传媒艺术学院报》第七版发表;《金兰红为什红起来 》、《刘德荣和他的戏剧艺术 》等在《忻州日报》发表。 夏,《陀罗山风景区的传说》第二次出版。
夏与秋,协助区宣传部完成貂蝉和遗山祠资料编写 。
冬,报告文学《信念是一种力量》在《忻州文化》第二期发表。
2012年:
春,聘请在区城建局负责材料写作。完成《忻府区政区大典》、诗集《爱的神话》、《忻州南下干部》、《忻府区旅游》等书的编写。其中诗集《爱的神话》共100首诗,在24天内完成。
诗《爱意》、《思绪》在《中国报告文学·文学界》第十二期发表;《紫色的裙子》在《五台山》发表;《我心如海》(组诗八首)在《忻州文化》发表。
《宝盆归天 》、《 福田还愿》、《孤松显灵》等12篇,8月入选《忻州地名大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傅山作画 》在 9月2日《忻州日报》文化周刊发表。
阅读《直隶忻州志》、《忻州旅游诗文》等书。
2013年:
夏,《网络听歌》、《这也是一种体验》在《山西邮电报》发表;散文诗《高原笛韵》、《初冬的原野》、《沉思》在《五台山》第六期发表;散文《令人震撼的一幕》、《烟雨系舟山》、《系舟山顶的沉思》、《美在深处》、《追觅元遗山》等在《忻州文化》第一二、和三四期发表;论文《北路梆子老三篇揭秘》 于1月6日、13日在《忻州日报》连载;杂文《忻府区和谐拆迁因何而来?》收录《永远的丰碑》一书; 小戏曲《千里寻情》在《忻州文化》第三四期发表。
夏、《忻府区旅游资料》向区政府提供,用于全区旅游规划设计。
8月,长篇小说《陀罗山恋情》在忻州广播电台复播。
冬,综合作品集《大美禹王洞》编写完成。散文《令人震撼的一幕》获区征文二等奖。
2014年:
3月长篇小说《陀罗山恋情》在忻州文化第一期连载,至2016年底连载到第15章。
4月协助市政协编写的文史书籍《忻州南下干部》终于以忻州市文史资料第25辑和26辑出版。
6月协助区政府编出《忻府区旅游推介》一书;同月,协助历史馆编写的大型画册《忻州记忆》出版;同月,忻州艺术第一期发表论文《权力的罪恶,民族的灾难》。
7月编写《走进顿村》一书,十一月完成初稿。
8月加入山西省戏剧家协会。
9月论文《北路梆子老三篇揭秘》获山西省第九届文艺评论二等奖。
11月5日山西日报·黄河文化周刊发表论文《傅山,挺拔的民族曲家》;11月23日忻州日报转载。
12月协助禹王洞风景区编写的《忻州禹王洞》一书完成;山西文艺界发表通讯《忻府区文化精品取得突破性进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