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文学也丰盈
(2022-05-29 17:56:50)热爱文学也丰盈
张斯直
近日,好友宿成富先生将他所著的一本散文集取名《耕余剩笔》交付于我,托我作序。我非名家,本无作序资格,但鉴于他与我多年友谊及再三嘱咐之情,一定要我来写,其情诚恳,我也就不揣冒昧,再不好推脱,写此序文。
在我眼里,凭我多年与他的交道,知道他是忻州一位大摄影家,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的摄影作品,就频频夺得省市、国家大奖,且在忻州摄影家协会任职,其摄影作品的影响力是有目共睹的,无须多叙。201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加入到了编写大型画册《忻州记忆》和此后的《忻州民俗》这两本书来,与他的接触也便多了起来,由此了解到他热爱文字写作,而且写的很不错,至于散文写的如何?水平怎样,因没有见过,也就不好评述。直到他如今将书稿《耕余剩笔》交付于我,我才真正读到他写的散文,感受到他写作的能力和水平,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宿成富先生本我区樊野村人,出生于1957年,在村里任职干部多年。由于天性对文学艺术的爱好,初中毕业的他早早就投身社会,在村里工作,为村里办壁报、黑板报,初步展现出对文化艺术多方面的天分和能力。不过比较他在美术、书法、写作、摄影等多方面的能力和成就,我觉得最高的是摄影,其次就是文字写作,包括一般应用文和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的写作。
翻开他交付我的书稿,油墨馨香扑鼻而来,收集在该书中的二十篇散文,如我看到的山上和田野里的一幅幅美景,径直走近我的眼睛,让我感受到他散文的魅力,我不得不为他的才情和作品所陶醉。按照他编辑该书预先的设定,该书分三个部分:即成长篇、励志篇和旅游篇。成长篇主要写他个人的成长历程;励志篇主要写樊野村先贤的事迹,以此励志自己;旅游篇主要写他到过的内蒙、新疆、黑龙江、甘肃、江西等地,包括在我们忻州本地与文友一起旅游的情况。通篇阅读,发现每个篇章中都有好的作品,都有令人难忘的佳作。不过,就我欣赏,我感觉他的旅游文学作品,写得最为精彩,最能展现他个人的艺术才华和能力。我们现在就以收入书中的《秋染系舟山》和《西域纪行》,做一下简单分析。
《秋染系舟山》是写他在20年前与几位文友上忻州禹王洞拍景的过程,用记叙的手法从一开始为什么上系舟山到最后拍景结束,中间有上山过程和拍摄过程,基本完整地记录了一天的旅游、拍摄行程。本文最大看点有二:一是将拍摄过程、旅游过程融入到系舟山、禹王洞绝美的风光中。文中写道:“中巴车盘旋而上,约半小时便停在禹王洞管理处办公楼前,大伙走近办公室,浏览墙壁上的图版资料,听老刘作了简略的介绍,早已按捺不住的范远老师已透过玻璃窗开始窥视山上的光影效果,我等也迫不及待,唯恐错过拍摄时机。”二是在此基础上对看到的拍到的美景,用十分优美的语言尽情描写,尽情抒发,他在文中这样写道:“跟随老刘登上199级台阶,站在六角亭内凭栏眺望,山野弥漫在橙黄之间,清晨的测逆光早已将山间的座座凉亭和躬身登攀的点点游人镶上了金边,使得点缀其中的油松愈为显得青翠欲滴。一片片霜叶随风飘过,洒满山谷,好像迎接贵宾铺上了地毯;一树树金币般的山杏叶子闪闪发光,装点着大山,仿佛为我们拍摄而穿戴着锦衣凤冠。眼前这色彩斑斓,灿若锦绣的绝妙胜景,令人欲罢不能,大家登高就低,选景构图,揿动快门,让这绚丽的风景在底片上曝光。”以上文字可以说是他对系舟山秋景的最好描写,从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的天生敏感和热爱,也可感受到他较为深厚的语言表达功力。
《西域纪行》是写他于2003年秋天与文友相约去甘肃和新疆旅游拍摄的经历,全文很长,分“相约乌海”“兰州一瞥”“到哈密去”“东疆边防行”、“边关明月”“吐鲁番印象”“乌鲁木齐漫笔”“敦煌巡礼”“嘉峪关的黄昏”等栏目,其作文方式还是和上面所说《秋染系舟山》基本一致,只是文章拉长,叙说事情较多,人物出现的较多,所描写景观铺陈的较多,如在“敦煌巡礼”这一节中,他这样写道他们的行程及对美景的描述:“一觉醒来,已是17日晨8时,早餐毕,随即租一辆面的,出敦煌城向东行约16公里,至莫高窟停车场。举目眺望,三危山峰巍峨屹立,赤裸裸横绝戈壁之上。大漠崖谷间,楼阁化现,栈道穿云;绿荫丛中,摊点栉比;大泉河畔,墓它林立。千佛洞前,一座彩绘堂皇的木牌坊当道而立,‘莫高窟’三个鎏金大字引人注目,吸引着中外游客纷至沓来。”由此看来,他对写作旅游散文已形成自己基本的写作方式和套路,形成基本固定的写作模板,更进一步说是形成他自己写旅游散文的最基本风格。这对他而言,无疑是很重要的。
一个人,一生究竟以什么生活方式应对社会,过好属于自己的生活,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注解,而宿成富先生却能够以豁达乐观的心态看待社会,以果敢慷慨的性格结交朋友,以多才多艺的能力服务社会,在摄影艺术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还能够在文学上写出很多作品,在省市报刊发表不少作品,还要出书,对自己人生进行总结和评估,留给社会点文化作品,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我们由此祝愿他今后要做更多的旅游,写出更多的作品,以寄托和展现他的才思,表达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拳拳热爱之情。
是为序。
2022年5月27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