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贵的尝试
(2022-04-14 10:54:52)可贵的尝试
——文史散文集《秀容书院》读后
张斯直
忻州秀容书院是三晋乃至全国影响较大的书院之一,从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诞生到现在一共240余年的风雨历程中,为忻州教育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近年来,忻州古城开发和秀容书院修复如火如荼、渐进高潮,如何给忻州秀容书院编一本反映秀容书院历史文化的书籍,便摆在了忻州众多学子和文友们的面前,而由张振邦先生担任主编、米贵云、陈世琦先生担任执行主编、周如璧先生题写书名的、由山西春秋电子影像出版社出版的文史散文集《秀容书院》一书,可以说为我们今后出版、编写秀容书院和忻州古城的书籍,提供了示范引领作用,很值得我们从中学习。
该书是在2022年1月出版,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综合叙述,第二部分书院春秋,第三部分文脉延续,第四部分附记,共416个页码、50余万字。该书从四个不同的方面对秀容书院的历史文化进行编写,全面且详细,条理而不散漫,的确是一部记载和宣传秀容书院历史文化的好书。
该书在2022年1月中旬由米贵云先生惠赠于我,我读后爱不释手,时翻时看,感觉至少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追本溯源,思路广博。编写忻州秀容书院,到底该从哪里编写?从哪里开始落笔?这恐怕是一个较为困难的事情。对于这个问题,编者们几经思考,讨论,决定先从古城和中国的儒学考试,从秀容书院建设的根上去寻找。因为没有忻州古城,就谈不到秀容书院,而没有清代对中国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弘扬,没有科考制度的延续,就不可能建秀容书院,对此,编者们对这一切看得很清楚,他们落笔的时候就从根上寻找秀容书院的来历,包括建设原因,环境、师生、膏火费用等,这就为该书的编写开了个好头;同时该书还站在中国儒学传承的高度,站在山西书院发展和建设的高度,介绍山西书院制度,介绍山西各地书院,包括忻州各地书院。通过研究忻州秀容书院的建立和发展辐射山西全境及忻州全境的书院,为我们读者打开了全面了解山西书院的窗口:我们可以通过忻州秀容书院了解全省甚至全国各地书院,又可以通过全省甚至全国各地的书院,反观忻州秀容书院,这样我们对忻州秀容书院的了解将会更加客观和全面。
二是统分结合,史料详实。编写该书,编者们站在中国儒学的角度去看到忻州秀容书院的历史发展,从总的方面给忻州秀容书院定调,把秀容书院定义为历史上传承和弘扬中国儒学的产物,发展忻州地方文化教育的平台和纽带,忻州文脉的源头和传承,那么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后面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的写作便会循着这个思路,去写忻州秀容书院的历史发展状况,包括书院的创始人知州鲁潢、各个时期山长的姓名和成就,书院的改制、乃至后来忻州一中、农职校、忻县师范学校、忻县卫生学校、忻州地区戏校、忻县聋哑学校等等在这里的建设和发展状况,把这些资料全部收集、整理,让人了解,既是对忻州秀容书院传承和发展的脉络的梳理,更是对忻州从古到今文化和教育的一个集中展示,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博大精深的书院文化,感觉到真实而具体的书院文化在不同时期的气息和馨香,有助于我们更深了解忻州历史,坚定忻州的文化自信。
三是文史结合,图文并茂。忻州秀容书院是文化吗?是,是历史吗?也是,那么这就要求在编写该书的时候,至少应该从文化和历史两个方面着力,方能把书编好。该书的编者们认真把握了秀容书院历史文化的发展,注意从文化和历史两个角度去认识和再现秀容书院的本来面目,帮助读者通过多维度对秀容书院的审视,以对秀容书院从纵、横两方面有个了解。在纵向记叙上,第一部分就列表清代山西各地书院的创建年代和创建人及书院名称,到第三部分按照新兴学堂(1902年改制后的忻州秀容书院)之后学校所建的时间不同,分别列出其详细情况,展示不同时期、不同学校的建设发展状况,收到了“以文存史、以史做文”的良好效果,很好地诠释了秀容书院文化发展的精髓。在横向记叙上,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把全省书院分表列出,展示其全省书院的概貌,而且紧紧把书院和科举制度紧密联系起来,列出隋唐明清山西所有的文进士和武进士,这既是对书院建设成就、人才培养和发展的精确记载,更是在历史上书院建设、文化教育发展对社会的一个重大贡献,使对忻州秀容书院的编写因为有人而活了,因为有武进士和文进士存在,书院的魅力更加浓厚。二是围绕在忻州秀容书院担任第六任山长的米毓瑞先生的文化作品进行重点分析、研究,从中探究先贤的思想文化,民本情怀,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以期对忻州秀容书院的其他山长及忻州历史名人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管仲窥豹的作用和效果。书中所选取的米毓瑞的诗文研究,必将引发并推动对忻州文化历史的深入研究。三是书中第四部分附记中还列出了对元好问、傅山、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忻州古城活化的介绍,这可以看做是对秀容书院横向的介绍和推广,把秀容书院和元好问、傅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古城活化联系起来,表明秀容书院文化并不仅仅限于书院文化,她有更广博的外延。我们只有站在全局的高度去研究秀容书院,也许才会发现秀容书院有更大更多的内涵,有更光彩四射的文化魅力,对当今社会发展能够起到更积极的推动作用。需要说明的是,为使该书更直观、更真实、更立体,更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该书用了23幅彩照、370余幅黑白照,从多个方面对秀容书院和古城的人物、文化等进行展示,也同样起到了“以文存史”的作用,相信在广大读者看后,便会知晓,我在这里不做过多解释。
需要强调的是,该书的顺利完成和出版是在该书主编们的领导下,召集我们忻州热爱秀容书院文化的学子、文友共同完成。这些学子、文友能够团聚在一起,做成此大事,充分说明了他们从骨子里热爱忻州文化的底质,说明了他们内心对忻州文化传承和复兴的坚定奋斗和追求精神!那种不为名利、敢于奉献的美好品德,就是对忻州秀容书院文化精神的最好弘扬。
该书据说从组稿到出版仅仅用了七、八个月的时间,其速度之快、品味之高令人咂舌。这说明,我们忻州广大的文友平时就有对秀容书院文化的研究和积累,一旦遇到出书的机会,他们都会把优质的稿件无私地奉献出来,从而促成书籍尽快出版。因此该书出版,虽然是对秀容书院文化研究的一个初步尝试,可贵尝试,但里面也包含了编者们和文友们之间良性互动的感人情节——这应该也是忻州精神的具体生动体现。
踏上忻州古城墙,眺望忻州,那苍茫翠色奔涌而来,直入心扉,直教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信步向西,游至西城墙,俯视秀容书院,那层层叠叠、雕梁画栋的建筑,最能唤起我们对美好历史的回忆,好像我们也会随着秀容书院走近历史、走近文化,走近每一块砖石,每一株花草······是的,前贤在对着我们微笑,为我们投来了最信任的目光,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在今天美好的时代里,传承秀容书院文化、传承忻州历史?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在忻州精神的鼓舞下,奋力工作,抒写出更加辉煌的业绩和篇章?这就是通读该书后,留给我的提示,就此,我愿与读者诸君共勉:通力合作,成就一番事业,流芳后世。
好在该书,已为我们成功开了个好头。
2022年4月12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