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一辈子创作秘密公开在这里(一)
(2022-04-02 11:24:05)一、文学被边缘化,但不会消亡。
现在的文学被边缘化了,许多人都在怀念上个世纪80年代那种情况,那个时候大家还很小,或许还没有出生。那个时候文学特别热,一个短篇小说可以全民阅读,一个作家可以在一夜就爆红了,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的文学有太多的新闻元素,到现在媒体高度发达,新闻元素完全从文学中剥离了,文学就成了纯粹的文学,现在整个社会不热衷于文学可以说是特别正常的事情,文学毕竟是人类中最敏感的一小部分人最敏感的活动,如果说人人都是搞写作,都来空的也不行。
如果你是一个盲人,突然间刚刚睁开眼睛就会感到特别新鲜和惊奇。我做饭的时候,到厨房里把水龙头一拧水就流出来了,一按煤气灶上的开关火就燃烧了,我就经常想到我小时候怎样在泉里去挑水,当时我家离泉还有一段距离,下雨、下雪路特别泥、特别滑,挑半桶水回来是特别不容易的,尤其是烧柴,那个时候家里没有煤,只有柴,把山上的树全部砍了,30里以内没有树木的,砍了之后还要背回来,就感觉如今水这么方便火这么方便,就十分快乐。但是有时候看到我的孩子,看到邻居和一些朋友,他们整天都在说减肥,到现在这个时候说减肥的人很多,或者是不吃,或者是少吃主食,只吃素菜,只吃水果,吃各种营养品,我就想,他们是靠什么长这么大的呢?就是吃主食长大的呀,人类生存的主食就是大米和面粉,如果长大了要追求美,就只吃蔬菜、水果和营养品,那能美吗,能健康吗?如果人都长得像一朵花,上帝造人还有什么意义呢?
文学被边缘化,但并不是有些人担心的文学就要消亡了,实际情况是爱好文学的人越来越多,各地都有不同层次的文学活动和规模大小不一的文学讲堂。为什么说它消亡不了,因为文学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是人的一种本能,就和人的各种欲望一样,你吃饭上顿吃了下顿还想吃,昨天吃了今天还想吃,从来没有厌烦。至于从事文学的人,写作的人,他能不能写出作品,能不能写出好的作品,那又是另外一回事情。正由于文学是与人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有潜质和本能,这个人能不能成功,成功与否,区别只在于这种潜质和本能的大或者小,以及后天的环境和他本身的修养优劣决定的。
我曾经到一个人家的院子里去,他的院子里有一堆土,这一堆土是翻修房子的时候拆下来的旧墙堆起来的土,堆在院子里还没有搬出去,下了一场雨之后,这个土上长出了很多嫩芽子,一开始这些嫩芽子从土里面长出来的时候几乎是一模一样的,一样的颜色,一样都长两个小叶瓣,当这些嫩芽长到四指高的时候,就分辨出了哪些是菜芽子,哪些是草芽子,哪些芽才是树的苗子。它们在两个瓣才出土的时候,我估计每一个嫩芽都是雄心勃勃地要往上长,实际上最后只有树苗才能长高。当时看到这些土堆上的嫩芽子的时候,我心里就很悲哀,因为这些嫩芽长出来了,即便你是树的嫩苗,可这堆土主人很快就要把它搬走了。所以说一棵树要长起来,要长高长大,一方面取决于它的品种,一方面还要取决于生长的环境,文学也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