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投稿经历

(2019-10-01 07:28:24)
我的投稿经历

张斯直

岁月不居,光阴匆匆。当抬眼望祖国的列车今日正轰隆隆驶向新时代新征程、全国上下正掀起决战小康新高潮的时候,我案头已发表诗文的报刊也足够二尺,不由感概良多,一种对伟大祖国自豪和祝福的心声不由再次从心田升起,而对我印象最深的四次投稿,也在这美好的春天里更清晰地走进我的记忆。

我是出生在山西省忻州市农村的一名穷苦的孩子,从小对文学充满热爱,喜欢读一些小说、故事之类的书籍,并多次萌动了文学创作的愿望,梦想长大当一名作家。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只是考中了一个忻州市的中专学校,而且学的是农业机械,属于工科——这与我少年时代的志向反差很大。当时,我们忻州市的几所学校大都办文学杂志,同学们的思想十分活跃,不少同学根本不满足于学校的那些书本知识,于是他们便不断在图书馆借阅书籍,以期学习更多知识,校园文化也就像朵朵盛开的白莲,在我们心中感觉是光华灼灼,芳香四溢。借鉴其他学校的办刊经验,我就与我们学校的同样是热爱文学的几个同学筹办了一个杂志,当时取名叫《北国草》。杂志第一期付印后,我就把杂志送到当时的忻州市报(现忻府区报,属于县区级报纸),希望编辑老师能够采用几篇。结果编辑老师看后笑眯眯地表示,要我们继续写作,继续锻炼,有机会再考虑发表(显然编辑老师嫌我们作品稚嫩,还没有达到发表水平);同时编辑老师还说,我们学校成立这个杂志社很有新闻价值,希望我把相关情况写一个简讯,由他考虑发表。这样,没过多久,我的关于《北国草》成立的简讯就在忻州市报头版发表了。这是我第一次在县(区)级地方党报发表稿件,时间在198710月初。当时兴奋之情,真是不能言述。

19888月我参加工作后,创作依旧在业余时间进行,但由于自感自己作品质量问题,多年一直不敢投稿,写完便放在抽屉中。1992年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像一股浩荡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整个中国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我所在的忻府区西张乡,也立足现实,从本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旅游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于这年7月开始探查并开发忻州市著名景点禹王洞;后经过与驻地官兵联合开发,于1993720日正式对外开放。当时乡里为对禹王洞景区开发进行宣传,便指派有写作基础的我搜集本乡境内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我经过数月搜集,完成20余篇,并将其中数篇向由忻州市委主办的报纸忻州日报投稿,也许是忻州市里对禹王洞开发的重视,也许是我写的还不错,这样,我的第一篇民间传说《二仙对弈》便在199365日的忻州日报副刊第三版发表了。这是我记忆最深的第二次投稿,而且是在忻州市党报,这对我写作上的认可和鼓励,不言而喻。

我记忆最深的第三次投稿是在2007年。当时山西省利用其地域内古遗迹文物较多、文化底蕴厚重的资源优势,正强力推进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我当时已在忻州市的有关报刊发表了不少稿件,但我不想自己的写作就囿于忻州市这个范围,于是我便起早贪黑,利用业余时间,乘着山西文化大调研、大发展的东风,研究山西的元曲文化,并完成其论著《山西元曲研究》。对其中个别自己认为好的篇目,便鼓起勇气向山西日报投稿,尽管是抱着试一试的心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我投去的作品,得到山西日报编辑的重视和青睐,在2007517日山西日报·文化周刊第一版已较大篇幅发表了我的山西元曲研究成果《元曲领跑在山西》。该文发表后,在全省文化界引起较大的反响,之后我又乘势将自己的一些其他文化作品,向山西境内的有关报刊投稿,且有不少作品得到采用,我为山西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终于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我印象最深刻的第四次投稿是在2016年。这一年,我国社会发展开始步入一个新的时代,党中央持续推进反腐、坚决净化党内政治空气,大力倡导党风廉政建设,全国上下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廉政文化创作便又摆在了我的面前。我利用业余时间,搜集资料,苦心阅读我们忻州境内廉吏能臣的从政事迹,特别是金元文宗元好问的事迹更令我颇为感动,于是我便亲自到忻州境内的元好问文化园进行拜谒,了解情况,终于写出了散文《秋风送我拜廉吏》,并在这年的919日在中共中央党报中国纪检监察报·文化周刊发表。该文发表后,对我鼓励很大,此后我又更进一步对元好问进行研究,写出了《元好问的廉吏观》一文,于2017515日再次在中国纪检监察报·文化周刊发表。该文一经发表,便被当年的中国组织人事报及全国各地的五、六个报纸转载,其影响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一晃自己三十余年的创作历史已经过去,而伟大的祖国正步步走向强盛,祖国的强势崛起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个不可抗拒的洪流。作为生活在基层的一名普通的文化界干部,我亲自目睹并亲身体会了祖国这四十年来伟大的发展变化,并用笔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写出了不少讴歌祖国发展变化的诗文,实现了写作上由县级党报、市级党报、省级党报、中央级党报的四次飞跃,一共发表诗文足有500余篇(首),其中省级以上报刊发表170余篇(首)。把自己的业余爱好转化成了为祖国讴歌的重要力量,并踏着祖国强盛的步伐,成就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

啊,祖国的强盛有我,而我更离不开的是祖国。历数自己的成长经历,大半生已经过去。今后,我将不断努力,持续精进,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写出更多作品,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