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寺位于和顺县喂马乡大佛头村西一华里处的山坡上,始建于北宋熙宁三年,距进约一千八百余年的历史,具有相当的文物价值,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殿宇背靠山岗,东西有清水环绕,院内有两大古松参天,现存正殿五间,南殿三间,东、西配殿各四间,南殿两侧有钟楼二楼,东侧另配有禅院。 在全国名称纷繁的佛寺中,主奉汉化千手千眼观音的香山寺自成一系。“香山”是汉译佛经对古印度佛教观音信仰发祥地布怛洛迦山的意译。《华严经》称:“布怛洛迦山中多有小白花树,其花甚香,香气远及。”“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利众生宅此山。”东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佛教传入中原,以洛阳白马寺为基地,向周边辐射。灵帝光和年间(178~183),有天竺佛僧见颍川父城(故城在今宝丰县李庄乡古城村)西南三山并峙,甚似彼方香山,遂在其上(即今平顶山香山寺观音大士塔所在)建起寺院,取名香山寺。
传入中原的佛教经汉魏、两晋、南北朝、隋五六百年的汉化,吸纳了汉地民间久远的女性崇拜、母爱慈祥和儒家“百善孝为先”的文化观念,使古印度佛教男相勇猛丈夫观世音汉化为女相贤淑公主观世音。非常之事必成于非常之人。汉化观音的宿世因缘及得道正果情形如何?唐初曾参加玄奘译经场的汉化佛教律宗创始人道宣大师,以“天神对话”为载体,认定“嵩山之南二百里,有三山并列,中者为香山,即菩萨成道之地。”“观音肉身降迹香山,因缘最为胜妙。”并解读汉化观音得道正果的本生故事,由弟子义常记录成文流传于世。于是汝州香山(今平顶山香山,唐时香山地面属汝州龙兴县管辖)就成为东土“真香山”、“大香山”、“天下第一香山”,其上的香山寺也就成为汉化观音得道正果的圣刹。北宋元符三年(1100),道宣口授弟子义常记录的汉化观音得道正果宿世因缘,经汝州知州蒋之奇的刊俚润色,翰林学士、修国史蔡京书丹,刻立香山《大悲菩萨传》碑,使汉化观音得道正果的宿世因缘物化、固化、经典化。
唐宋以降,随着香山汉化观音信仰的兴盛、传播、普及,香山和香山寺之名,乃至香山观音成道故事,被广泛移植到大河上下长江南北各地,与本地的山水形胜、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相结合,建起了不少供奉汉化观音的香山寺,时至今日,全国各地有多少座香山寺?现有9处、18处、30处等不同说法。据笔者深入细致地考察,海内上规模的香山寺起码有40处之多,其他虽规模较小但有案可稽、有迹可循的香山寺最少也有20处,共计60处。上规模的40处香山寺有:河南平顶山香山寺、河南洛宁香山寺、江苏张家港香山寺、陕西铜川耀州香山寺、浙江义乌香山寺、河南安阳香山寺、山东济南历城香山寺、陕西陇县香山寺、湖南宁乡香山寺、江苏镇江香山寺、四川射洪香山寺、宁夏中卫香山寺、河南洛阳香山寺、浙江宁波香山寺、广西全州香山寺、江苏苏州香山寺、浙江武义香山寺、浙江温州香山寺、陕西周至香山寺、山西和顺香山寺、甘肃平凉崆峒山香山寺、内蒙古赤峰香山寺、江苏江阴香山寺、福建翔安香山寺、北京香山寺、山东东阿香山寺、河北涞源香山寺、福建福鼎香山寺、山西河曲香山寺、江西德安香山寺、浙江绍兴香山寺、湖南怀化香山寺、重庆黔江香山寺、河南获嘉香山寺、陕西韩城香山寺、贵州江口香山寺、安徽潜山香山寺、广东德庆香山寺、黑龙江宾县香山寺、广西宜州香山寺。规模虽小但有案可稽、有迹可循的20处香山寺是:甘肃天水香山寺、云南楚雄香山寺、云南大理香山寺、江苏扬州香山寺、湖北京山香山寺、台湾彰化香山寺、湖北赤壁香山寺、江西于都香山寺、福建仙游香山寺、福建清流香山寺、江西铅山香山寺、江西广昌香山寺、甘肃安西香山寺、贵州安顺香山寺、辽宁鞍山香山寺、河南方城香山寺、江西庐山香山寺、山西闻喜香山寺、河南渑池香山寺、贵州遵义香山寺。
从分布上看,这些香山寺呈现以河南平顶山香山寺为圆心,以递增半径向外拓展的同心圆分布状态。江苏、江西、浙江、福建东南诸省较多,与佛教汉化完成以后,唐末五代、两宋之际、明末清初几个动荡时期,中原观音信众南迁在新居地建立精神家园有关。
从这些香山寺始建年代来看,少数几座始建在唐以前,所在之山原本并不叫香山,如陕西铜川耀州香山寺所在本名三石山;寺院也不叫香山寺,如河南洛宁香山寺本名商山寺;甚至也不主奉观音,如浙江义乌香山寺原本主奉头陀,只是在唐以后附庸香山寺盛名改称香山寺。其他绝大多数香山寺都是在道宣认定平顶山香山为东土真香山、大香山之后,移植香山寺而建起的。
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今天,以孝为核心的香山观音文化重新为人们所关注,香山寺之名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不少地方在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时,重建因社会变迁而毁废的香山寺,使香山观音大放光彩。2005年哈尔滨宾县在香炉山建立起来的佛寺毅然摈弃旧名而采用具有极高知名度的“香山寺”之名更是明智之举。
“普天之下多有香山,香山之上皆供观音。”而平顶山香山是众多香山的祖山,平顶山香山寺是汉化观音的祖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