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关系Ⅰ
| 分类: 机械:公差 |
1、尺寸理解:在实际要素的任意正截面上,任意两点之间测得的距离,也即用卡尺测量得到的尺寸。所以两个平面所标尺寸为任意正截面两点间的距离,而非两个平面的距离。因此用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共同确定零件的大小、形状。
1)、平面的高度尺寸(定位尺寸)与平面的形状误差有关,随着高度尺寸公差的增大,允许平面的形状变动区域也增大,如果高度尺寸采用包容原则,即平面的实际要素受最大实体边界的限制,则高度尺寸公差能控制该平面的平面度误差。如果高度尺寸采用独立原则,下图的设计尺寸,按一般两点法测得的尺寸为高度的局部实际尺寸,即使尺寸合格,平面的形状误差有可能超出尺寸公差值。由于一般情况,规定机床导轨或刀刃的直线度和工作台平面的平面度都采用独立原则,故在规定零件要素的尺寸公差时,还要规定该要素的直线度和平面度公差。
2)、包容原则:是将实际尺寸和形状误差同时控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
2)、包容原则:是将实际尺寸和形状误差同时控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
4)、直线度:
A、圆柱体素线直线度公差与尺寸公差无关,如下图,其直径尺寸为φ10,尺寸误差为零,可是具有较大的素线直线度误差。
B、圆柱体轴线直线度公差与圆柱体直径尺寸有关,检验时,应把轴放置在平板上进行检测,即用包容原则检测轴的轴线直线度误差。所以在规定圆柱体直径尺寸公差时,又采用了包容原则,则该尺寸公差具有控制轴线直线度误差的作用。只有在尺寸公差不能保证达到高精度的轴线直线度要求时,才单独给出轴线直线度公差。
C、标注方法:加上包容要求则将轴线直线度限制在尺寸公差内,如达不到要求,则单独加直线度。
前一篇:位置公差:位置度
后一篇:包容原则、独立原则、最大实体要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