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重要的对话,记录备查。
时间:
2010年11月24日上午
N:做个认识跳杆的试验,用一支笔或其他什么棍子之类的架在一个支点上,猛敲,笔并不是围着支点转,而是跳起来围着自己重心转。
L:是的,笔会跳离支点。但有些人,换成球杆在手上,便做不出来。这和你上次讲过的个人的运动智慧有关。玩摆杆,可以玩出很多身体感觉来,包括球杆不是围绕手指支点转,也可玩出来。
N:球杆不是围绕支点转,而是过桥。其实,杆头速度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各个环节角速度的传递,附加上全身肌肉爆发发力形成跳离支点的球杆的自转。
L:棍子在身体周围舞花?
N:这个爆发力来源于,小桥力偶:左手小指到右手拇指;中桥:肩臂环在腕子上的捻搓;大桥:左脚到右脚。武术中的分筋错骨手。austin很理解这一点,不是推送球杆,而是格斗中的扭断脖子的力。
L:小桥和大桥明白,但中桥肩臂环在腕子上的捻搓,不怎么明白。
N:就是搓陀螺,左右形成一个爆发用力的力偶。形成后,手要松开,让杆子围着质心自转,不去干扰速度。只有最后释放那一刻,手是紧的。
L:用手指转硬币的道理?
N:没错啊。就是转硬币,但要爆发,所以,全身有那个最硬的一刻。
L:大成拳站桩时可以练这个,难怪,总觉得左手还有问题,原因应该就在这儿了。
N:看看我过去左右振杆的视频,你就明白了。
L:在组装挥杆视频里么?
N:不是啊,基础训练中的振杆,双手形成的那个力偶,这个力偶被各个环节旋转后,捻紧,爆发。以前给你做过本侯根的“加载”,记得吗?
L:加载这个词,讲过,但如何加载,我却没有做过。
N:不是,是后来我不用这个加载的词了,太俗。想起来了,这次的组装视频中,我有个右手拇指当支点,左手小指一拉,就跳起来的说明。
L:这是小桥。
N:所有的大桥的最终目的,就是加大小桥的力偶,也就是全身用力去搓陀螺。用硬币体会不到,你拿个塑料瓶子盖,大点的,就明白了。
L:中桥也有一个镜头,第一个视频中身体如何加速物体,肩臂环有个动作,要双手搓的,没错,就是搓陀螺。
N:是,手指勾住猛搓,搓小陀螺,要用正反手,右腕角的释放,左腕的拉起,就是这个动作。这个就算是高尔夫的最高“秘籍”了。
L:这个小时候玩的多,不过是顺时针搓的,这个要逆时针。
N:没错。
L:所谓加载,就是先尽量往顺时针方向多些,突然往逆时针方向一搓,便是释放?
N:不是,我的加载的意思是,身体参与环节的多少。
L:哦,明白了。搓的越猛,身体参与的环节越多。
N:你搓硬币,身体参与较少,你搓大陀螺,就得参与比较多。
L:是的,这个是自然而然的。
N:这个道理,有偿似乎早就知道了,……他的捻紧,最后的表现是爆发的搓,就是那个振。我欢呼捻的诞生,好像没有被多少人欣赏到。
L:我今天算是搞明白了这个道理和过程。
N:哈哈。我一直以为你已经懂了。
L:没呢,这个中桥,刚才才明白。
N:学高尔夫,两个切入点,一个是先建立捻搓概念,就是从手打球入手,另一个是从大结构入手,先学环节超越鞭打。我后来还是决定从鞭打学习开始,同时,不断练手知觉,最后组装。身体大结构开发好了,组装的同时,配合深层小肌肉功能调整,应该可以迅速达到一流境界。
L:这个搓,便也明白了球是如何被齿合出去的了。
N:今天对话是个“里程碑”,是最后理解和组装挥杆的理论和训练思路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