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设计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它“是一种先确定学习的预期结果,再明确预期结果达到的证据,最后设计教学活动以发现证据的教学设计模式”。
传统设计是
根据课本内容进行的,目的是掌握课本内容,没有考虑以学生为主体,容易造成教学在学生能力发展培养上的低效。为了提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采用与传统设计方式相反的做法,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然后依据目标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从逻辑上讲,逆向设计从教学目标出发,其设计方式是顺向合理的。之所以说它是逆向,是因为它与传统设计方式不同,明确教学目标与学习内容、评价方案与教学计划的顺序恰好相反。
逆向设计“强调以清晰的学习目标为起点,评价设计先于教学活动设计,指向促进目标的达成。”设计的基本程序是:依据课程标注,确定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明确评价标准——依据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设计大体分为三步:确定预期的学习目标——如何证明实现了预期目标——围绕目标安排各种教学活动。这种教学设计,把评价设计提到教学活动设计的前面,使评价嵌入教学过程,成为诊断和驱动教学的工具。这样一来,教学成为发现证据的过程,评价不再只是教学结束后的终结性检测,两者形成“教学——评价——教学”的螺旋式上升环,不断促进目标的达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