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的时候一起来读《下雪天》的故事吧!

标签:
下雪天读书绘本七喜雪地育儿 |
http://s2/middle/5dcc75adt97948a0317a1&690
你那里下雪了吗?在这个寒冬里请你带着孩子一起来看《下雪天》的故事吧!
这仍然是一本于1963年荣获久负盛名的凯迪克金奖的绘本书。这本书买的时候才初秋,不过喜爸爸挑回家后我就很欣喜的表扬了他,不错,真得很好,可以真正放到下雪天的时候来读它。春天看草绿,夏天看花开,秋天叶看落,冬天那么就一起来看飘雪吧。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书籍配合四季的轮转,七喜对季节这一概念就会有更深的印象了!
这本书初看画面,并不很美,水粉画,留白很多,而且主人公是个黑人孩子。我们能买到的讲述黑人孩子故事的绘本书不多,这本书则正好可以让七喜了解皮肤和人种的知识。
书里面主要讲述了小男孩彼得下雪天在雪地里玩耍的故事。彼得一早醒来发现昨夜下了雪,兴奋地跑到雪地里玩各种游戏,他堆了一个雪人和一个天使。回家前,还把在院子里捏的雪球放进口袋里,想留到明天再玩。回家后彼得泡在浴缸里,还忍不住一再回味,于是睡前去翻口袋,找寻带回来的雪,口袋却是空的,小雪球不见了,让他很失望。上床后又梦到太阳溶融了所有的雪。但他一觉醒来,却发现窗外还在下着雪……
书里的文字很简单,甚至没有。讲的时候我会很注意小男孩的动作,比如他用脚在雪地里画线,用树枝拨树上的雪。每当我讲到这里,七喜也会举起手来佯装拨雪,呵呵,多可爱的小孩,我知道他已经融进故事里去了。
这本书的尾页有篇导读,写得非常好,看完它,我相信你也一定想在温暖的冬夜里拥着你的孩子一起看《下雪天》的故事,那是属于孩子的夜晚。
----------------------------------------------
导读:下雪天看见一首诗
文:梅子涵
儿童都是行为诗人。什么叫行为诗人呢?就是说,他们没有吟诵的句子,但是他们做的事情,他们的兴趣,常常是诗。
下雪天,彼得就这样行走着,玩耍着,写了一首诗。
这首诗是他坐在床上看着窗外雪的眼神。里面的吃惊和兴奋。彼得的脑袋真大。
是他穿上红衣服跑到屋子外面,走到雪地上来了。
是他的脚走在雪地上的“嘎喳”“嘎喳”“嘎喳”的声音。
他脚趾平行走,脚趾朝外走,脚趾朝内走,他还回头看自己的脚印,他看的是自己的印在雪地上的脚印!这是他踩在雪地上的!
彼得长大后,还会这样踩吗?“嘎喳”“嘎喳”“嘎喳”?而且还要回头看?不会的了。不大会了哦。长大以后的诗不是这样写了。长大了,甚至可能根本就没有真正的诗了,尽管长大的人还喜欢吟诵。
是他拖着脚步在雪地上慢慢地画线。你看看,画了几根?有一根,还是用树枝画的。
红衣服的彼得,用咖啡色的树枝,拍打树上白的雪。
这不是诗吗?
这是天真的,玩耍的,试一试的,含着期望的,没有一点儿利益的,可是却等待着小小结果的……小孩儿的玩意儿。这样的没有“意义”的小孩儿的热情和心满意足,是最明明白白的不用去猜想比喻和象征的诗。
如果非要说象征,那就是孩子的明明白白、干干净净、简简单单、充满好奇、易于如愿。
这样的诗,只要看看孩子的脚印,看看他们的眼睛,看看他们的跳起,就读得清清楚楚了。
看看他想把雪掷到别人身上,结果别人却把雪掷到他的身上;打雪仗没有胜利,但是却堆了一个有笑容的雪人;还把雪放进口袋,留着明天玩……我们就读到了这诗的一行行了。
我读到了!
于是我便想念童年啊。
很想念。
想念不是要诅咒长大。童年是诗,长大也是故事,没有这延续,就没有完整;没有这丰富,生命的文体也就不壮观了。可是想念终究很有味道,因为那味道在童年的进行时总不会细致、珍惜地品出,品出童年总在童年后。想念是生命为自己安排的一种生活。想念了,也就对正是童年的孩子会有欣赏的眼睛,会有放心,会有智慧的姑息,会有合乎天性的“纵容”,会有很多对得起自己的后来的回首。想念是有很多味道的。很多的味道。
想念让我们有些摇曳了。
彼得坐在浴缸里也在想念。他的好大的脑袋。他想的不是他今天写了一首诗,但是他今天的行走、玩耍、红衣服、白雪脚印、假装爬上了一座很高的山、把雪装进口袋里留到明天玩……却是一首诗的一行、一行。
看着那浴缸里的彼得的大脑袋,我又惊异地欣赏到了:孩子会想念的!他们凝神时的情感是这样的!我们会去看见吗?难道只有彼得对面的小鸭子看得见?
彼得又走出去了。
那漫天雪花的世界是属于所有人的。但是往往只属于孩子。成年人在睡眠。成年人或者在急着铲雪。成年人会想,今天不能开车了,上班要迟到了。
这不能怪成年人。
我们只是欣赏童年。
只是欣赏着杰出的艾兹拉们对童年的欣赏。欣赏他为我们写出的诗。
-------------------------------------------------
没有七喜的照片,因为平时给他拍照的妈妈正在讲故事。喜爸爸则就幸福多了,他和孩子的许多瞬间都被留存,因为他有一个实在有才的媳妇!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