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董江波
董江波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053
  • 关注人气:12,0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木兰替父从军疑系编造,当时妇女参军没必要女扮男装

(2009-11-29 00:18:14)
标签:

花木兰系编造

考证花木兰

文化

分类: 视点杂谈·娱乐视线

  据可靠史料记载,《木兰诗》成书于公元568年,最早见于南朝僧人所编《古今乐录》,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将其收入,后来才定性为“南北朝民歌”。

 

  《木兰诗》成书之前,战乱连连,混乱不堪。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由平城迁到洛阳,孝文帝改革鲜卑旧俗,主要是禁着胡服,改穿汉人服装;朝廷上禁鲜卑语,改说汉话;规定鲜卑贵族在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并改他们的籍贯为河南洛阳,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

 

  在公元523年时,柔然等六地士兵发动起义,即北魏和起义的柔然(今内蒙古一代)发生战争,到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成东西两个部分,此间发生了12年的战乱。这和诗中“同行十二年”的时间相符。

 

  有一些对史料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所谓历史学家的人考证说,“因为在那个社会里,女子是没有行军打仗、转战十年、立功万里而做英雄豪杰的权利的”,这种论调,违反历史事实,是没有对古代女军史考察和研究而得出的。

 

  先秦和两汉期间,女军的史实是很多的,根本没必要非要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关于女军的历史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尚书》,孔颖达疏:古人或以妇女从军。比较著名的是孙武训练娘子军的故事,孙武训练娘子军,左右领队的是阖闾的二姬,她们俩人很不严肃,嘻嘻哈哈,孙武把二姬给斩了,娘子军才严肃起来。

 

  并且,《墨子》和《商君书》中均有女军的历史事例。如《商君书》三军是指壮男的一军,妇女为一军,老弱为一军,《史记·田单列传》中田单把妇女编于行伍之间,编于士卒之间,说明当时妇女从军很普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北方少数民族,包括柔然,女子直接参战的历史事例很多,这些充分可以说明,北方少数民族妇女参军并不是禁忌的,完全没必要女扮男装。

 

  由此可以知道:

 

  1、中国文人们编造历史的习惯历来就有,这种习惯传承了数千年了;

 

  2、中国文人编造故事,扭曲史事的情况,非常严重;中国文人把事实夸大化的作风,非常不好;

 

  3、中国妇女地位,可见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是多么的低微,竟然从军这样重要的事项,被历史和文人们给直接划去了;

 

  4、国人尊重事实、正直感,是多么需要进一步培养啊,还有实事求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