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似乎酒后驾车、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突然就变得突飞猛进了。北京市最近发布的上半年酒后驾车、交通肇事逃逸数据统计结果显示,相比去年同期,增长速度令人触目惊心。而杭州接连发生的几次恶劣超速致人死亡的严重事件和多位明星、公众人物酒后驾车、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事件,更让酒后驾车、交通肇事逃逸上升到网络语言、公众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但一个广泛的情况是,大凡人们,都在谩骂谴责过后,看到事件有一个处理结果了,比如名人出来道歉、被罚款了、被拘留了,致人死的被判了两三年刑,人们也就不了了之了。对于酒后驾车、交通肇事逃逸,国人一直停留在了道德谴责的层面上,而且这种道德谴责只是即时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事故,又层出不穷。酒后驾车、交通肇事逃逸的人们,依然我行我素着。
我国法律规定里,没有关于酒后驾车的惩罚,酒后驾车,如果没有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只是违反《治安管理条例》,进行罚款,最多拘留几天了事。而交通肇事罪倒是写进了刑法,但明显量刑过轻。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相对应这种行为的处罚为:犯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羊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社会舆论和法律规定,都将酒后驾车和交通肇事逃逸,放在了一个不道德的位置上,这是造成酒后驾车、交通肇事逃逸近年来泛滥的重要原因,使得酒后驾车、交通肇事逃逸的人们心存侥幸。即使我发生严重的事故了,恶劣的事故了,也顶多被判三年五年了事。何况,这种事故的概率,是很低的。
于是,一些恶行发生了,在人口活动密集的城市地区,有些开车人,将车开到超越极限的70公里、80公里、90公里,甚至公然在人行横道上飙车;有些人,明明是轻轻擦了一下爱害者,并不会对受害者的身体发生致使伤害,可惨忍的这些开车人,竟倒回车去,再把受害人生生碾死,以避免今后长时间的受伤护理费,准备一次赔钱了事,甚至,他们也想到,我逃走了,万一警方抓不住我,不就大幸了吗?从北京警方高达87%的酒后驾车、交通肇事逃逸破案率来看,还是有13%的人,逃脱了应有的惩罚。
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不管肇事者有没有被绳之以法,一个又一个将承受一生痛苦与伤害的家庭出现了。一个文明的社会,一个文明的民族,是以保全一个又一个家庭的幸福安康为最大目标的。特别是在和平年代,国家没有需要他的子民们一个又一个去牺牲的年代,这种保全,尤其是最重要的。但酒后驾车、交通肇事逃逸,将这种保全,至少是其中的一个要因,让这种保全危之又危。
一个最可怕的现象是,酒后驾车、交通肇事逃逸,越来越演变成占社会人口不中5%的富贵阶层、官员阶层、明星阶层、社会公众人员的特权事情。这令人堪忧,酒后驾车、交通肇事逃逸,已不再仅仅是道德问题,而是严重危害社会公关安全和人民群众性命、家庭幸福的重大事件。无论社会舆论,还是国家规定,需要将酒后驾车、交通肇事逃逸提高到严重危害社会公关安全和人民群众性命、家庭幸福的严重违法犯罪行为上来。
一是要提高酒后驾车、交通肇事逃逸量刑程序,将酒后驾车、交通肇事逃逸者,产生严重后果,社会影响极坏的,判除无期徒刑,甚至死刑;二是将酒后驾车、交通肇事逃逸等行为,跟正在建立的个人信息系统、个人信用系统、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结合起来,让酒后驾车、交通肇事逃逸者无可避免,引起人们对酒后驾车、交通肇事逃逸的日常注意,尽量避免这种行为的发生;三是教育自上而下的改革,先从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改起,逐渐改革国家整个教育体制,如果高等教育模式不变,对中低等教育的改革,是不会有显著成效的,这种停滞不前,直接导致公民的道德感下降,成为社会种种恶劣行径的由生根源。
一个文明、开放、富强的社会,是以尊重人的生命权为基本的;对危害公民生命权的恶意行为,会毅然动用最可怕的法律和强制措施。一个文明、开放、富强的社会的公民,是以尊重每一个守法、守纪公民的生命权为基本的。对于已经超出道德讨论范围的酒后驾车、交通肇事逃逸,我们坚决不能再故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