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水湾避暑时,听游客介绍,附近不远处有“斜源古镇”,绿水青山风景很好,有不少游人专程去游玩的。就在花水湾公路旁边乘“小黄车”5元车费便到。还说那里古镇街区以前有个“劳改煤矿”早已关闭,记载着一些历史的尘埃呢。
8月19日早餐后,小金便专程送我们前往。到“斜源”这里的“旅游中心”就进入眼帘,细瞧下可从上下两道进入。中间有石桥,桥下有溪水流淌……小金建议我们下行从主街道开始游玩。站在台阶望去,眼下两旁的各色花正开的好美!尤其引流的小溪水边栽植的一片“三角梅”红的好艳,忍不住拍了不少相片。加上一些人为造型、点缀设施及欢迎游人的语言,感觉总体布局优雅,暖心。民宿沿镇处处都有,住宿便宜、老板待客挺热情。
不逢周日、赶场天,我们看古镇街上人少较冷清。很开阔、街巷青石板路,干净整洁,房屋联排依次矗立,井然有序。开门营业的店铺不太多,民宿门前广告宣传不少。红灯笼、彩旗、各色气球等空中悬挂靓丽耀眼,让人在浏览中窃喜、心情舒暢。我们看了“民间染布坊”的各式服装,朋友为小孙女还买了一件。稀见有晒药、中药铺面,原来斜源镇是中药材之彡,杜仲、厚朴、黄柏、黄连、天麻等漫山遍野都是。称人工种植中药材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当地农户多靠药材为生活收入呢。有晒药巷、游人纪念品、小品装铈物件、诗文、书法屋店及饭馆等皆有。我们直逛主通街后,便回绕后街,见小店、茶铺、酒店、小作坊、食店、一些特色造型休息地居民及游人不少。去光顾了游客提到已关闭的“劳改煤矿”其实是大邑县人民政府2010年11月永久封闭的“新源一井”。从而结束斜源镇曾经辉煌的煤炭工业文明史。旁边墙边一幅展现过去人们生活中的“三转一响”、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立体图例,耐人寻味,见不少人“打卡”留纪念。后街靠斜江河凉风习习、空气好,爽快愜意。看人为布局的草地钢琴、大琵琶,一路可见阁楼、庙宇、铁索小桥、人垒石头花园、摩崖石刻、文庙、沿岸桥廊、小飞瀑布、石壁诗、画,名木古树、诗人印迹、矿车铁轨、矿工老物件、蓝皮火车……绕游逛一大圈收获一些流传历史沉淀故事、学习见识多多!
接下我们在石桥上休息片刻,观看桥下流水和周边宜人优美之景,又顺公路那边街上粗略遛达一下,时间已近中午……直止小金来电话,知道我们基本游完景点,便让她生意朋友顺道接我们回花水湾。
“斜源古镇”真是个游玩的好去处。感悟今昔的斜源巳不是过去以煤炭工业为主,而是一个充满文艺气息以共享埋念、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依山傍水、空气清新、夏天气候凉爽,为游人提供旅游、度假、纳凉的好地方。不妨有空,你也去旅游享受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