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重庆大渡口的《香涛公园》、《义渡古镇》,经近年来打造和扩建,已成为又一处“打卡”游览地。
11月24日周五趁有空,和同学相约前往。早上9时我们乘轨道1号线在大坪换乘2号线到建桥站2号口下,步行到“万达广场”便可打车直达。或乘公交489、1288路车到河边附近站下即可。《香涛公园》在靠长江边的景设地段,靠公路边,没见围园大门,只见半高水泥栏护着一块草丛横竖的大石头,石上刻有红色“香涛公园”大字,简明醒目。听同往游人介绍,这里应该是公园后门,公园大门正挨长江边处(沒设公交站)步行不远。
那天到公园人少,入园见十几个穿着同款舞蹈服装的姐妹正在园坝里伴音乐练习舞姿,恰给公园增添一些人气、景色。听说10月此公园的“粉黛乱子草”花海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打卡,细观看,仍留下一些余迹未了,右侧栏圈的大“月球”曾“耀眼夺目”为周边粉黛花草锦上添花。现在花草枯枝殆尽,估计仅傍晚“月球”会照明给公园增辉吧。我们朝彩条形步道前往,布局有序的几色小花在园内很是耀眼,无论主道、边道、斜坡边布满着一片片绿草花丛、草坪,花案景图,给人一种悠闲、甜靓、
空气特好;
径直浏览中呈现两条去道,问之:一条往下继续逛游公园主要部分有绿瓦红墙、颐和园色彩美学的建筑、大片花、树、草坪景象。一条往上
,便可沿公路到《义渡古镇》。考虑时间关系,我们决定上行路线。
与季节时间有关系,行人少,又无人交公交车。出《香涛公园》我们朝江岸公路边前行,时而上、下坡,一路泥、草、小石混杂
,同学感觉腿软又累,约半个多小时我们总算抵达。《义渡古镇》在公路必经地址止換为青石板路,一旁值班工作间有门卫用车杆栏住示意仅行人可通行,其他车辆或返行或上行路停。我们过杆栏边斜下到青石铺地街口:上方用深红色水泥架框门上《义渡古镇》清晰入眼,其下有两个红色大灯笼,门两侧各悬挂两串红黄灯笼。我和同学步入此镇,石板路两边有小啇铺,小商品、小食店之类,沒有招揽叫卖声,镇里有塑像造型景、宣传栏,有走廊、石栏供游人休息饮茶,右边临江建有水位注标眺望亭,布局有条不紊。感觉这里干净、整洁且很冷清。略看介绍,大渡口之名,源自长江边的知名义渡,大渡口的历史从石器时代先人便已在此留下印记,自战国至秦汉,唐宋到明清,以大渡口古镇为代表的长江渡口记录着这里千百年来的历史传承。《义渡古镇》原称大渡口古镇,马桑溪古镇
;它位于大渡口马桑溪长江大桥下方,是2016年初基于大渡口古镇原址修复重建
,于2017年1月24日正式开街。2019年更名《义渡古镇》。
我们边看边浏览,知道此镇占地约47亩,修复后重现了历史上形成的三街九巷的街巷关系结构,有21幢房屋院落呈四级阶梯分布。展现渡口文化人文复兴的商业集群,以“义文化”为主题,涵盖人文体验、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综合服务四大功能。从早期的沿江渡口到近代的繁忙商埠,这座承载了干年历史的古镇在近几十年间一直深藏闺中。尤其近年打造,宣传,我们从沙坪垻不也赶来打探覌看“闺容”吗。径直前往,已近中午一时,我们随意在一餐馆用了午餐。其间与餐馆老板聊上知,《义渡古镇》是乡村生态情韵,安静,祥和!平时人不多,节假日开车来的游客到也不少,有的还住宿,晚上有喜庆漂亮的串串红黄灯笼相伴,喝点小酒,吃上特色小吃一边观看江岸美景和江中灯光倒影,到也乐哉。的确,点上一杯盖碗茶坐在凉亭休息处瞧这里行云流水览江边景观不由心旷神怡。听说这里以“吃鱼”闻名周边。有酒吧、咖啡厅、茶楼、旅社、有烤香腸、王米粑、麻糖等传统风味小吃……我们无暇多时间感受“难得的宁静与安逸”和再寻觅享受美食,基本逛完一圈已下午近三时,准备返回了。出《义渡古镇》恰遇停路边小车,我们便打车返回,一路平安,顺利到家。
感言:若你经常繁忙于工作、疲惫、焦累总困扰着你,想逃离城市的喧嚣,静静的享受难得的周末假期,不如去《义渡古镇》放松一下,真是不错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