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小升初新政前两天终于有了最终版本,简单讲来有几条:1.孩子就近入学,以户口所在地为依据;2.不得跨区择校;3.对口初中由一类、二类、三类学校之分;4.初中以后采取就近入学及摇号制。等不一细述。
http://s5/mw690/001IuO3kty6QZNW4D76f4&690
阿木尔今年秋天入学,正赶上了全国打击择校,提倡就近入学的大好时机,我们所在的区是天津市比较薄弱的,所属学校更是口碑极差。当年,是打算孩子上小学时,托人花钱,弄到一个中等小学就可以了,而新政策下来后,择校的希望破灭了。天津每个区都有一个私立小学,不受区域的限制,公开对全市的孩子招生,私立的因为软硬配套比较完善,当年就很火,而新政下来后,私立小学更成了香饽饽,打从去年起,能找关系的就都联系完了。
如果想让孩子到一个可心的小学,普通老百姓就只能走买学区房这条路,拿天津来说,和平区公认的学习质量最佳,这里云集了一流的小学和初中,相应的房价也飙升到了3-6万不等,而且依照今年的政策,上了好的小学,也不一定会上好的初中,学区房的性价比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当然,对于我家,基本是没有能力考虑学区房的。
我现在给阿木尔选择的只有两条路,一个是老老实实在片内的小学上,二是托朋友找一家私立小学,六年下来,大概要10万元的支出。
看相关人士解读新政,一直强调,日后的学校要平级化,淡化重点与非重点的区别,每一个学校生源的水平都要相差无几,重点校的老师与校长也都要执行每年10%的流动~~~~~我乐观地想,如果教育系统,在新政的执行力度上非常强硬,若干年后,教育的局面应该能大大改观。
1.没有重点与非重点的区别,这本来就是最应该最平常的教育局面,每个孩子就近入学,没有学区片之分,家长与学生都不辛苦,想想我们小时候,不正是这么过来的吗
2.不分重点的学校与班级,为了创建口碑,自会拓展学校的其他基础教育,比如声乐、美术、体育等特长,以此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孩子,这对于每个家庭,都是除了知识以外的收获;
3.不分重点的教育,会慢慢淡化应试教育的负面作用,老师不用以考高分为目标,学生不单纯追求分数,教育的本质也会慢慢摆脱势力的捆绑渐渐显现它的本真,当年,这需要更长的时间
但倘若新政在实行了几年后,没有强硬的执行力度,又成了另外一种变相的创收机制,那受伤的就是像我们一样最普通的孩子,阿木尔们成了新政的牺牲品。
运气很好,赶着这个迷茫的关口,阿木尔入学除了这学区片和私立校外无路可走,私立校还不见得能进的去,因为以往能跨区进重点的孩子也开始挤私立学校,完全拼关系的远近;而学区片,在老师还没能流动的现在,几乎是全市垫底的学校。他的未来,不知何去何从。
这个不知是福是忧的幼升小政策,对于阿木尔这一生的影响,有多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