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郑风田
郑风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202,780
  • 关注人气:8,26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风田:多发表论文没有错

(2010-01-10 20:08:26)
标签:

教育

分类: 城乡教育问题与创业

 

有关多发表学术论文目前媒体存在三个认知误区:认知误区之一:多发表论文有问题,不发表论文反被尊敬;认知误区之二:多发表论文就是不重视质量了;认知误区之三:多发表论文作假可能性就越大。

这个社会在某些人的诱导下,越来越不靠谱。比如音乐选秀要把一个五音不全的绵羊腔给选上,高晓松为作秀这样干可以理解,电视台为制造对抗话题这么干也可以理解。但如果这样的做法成为一个主流的思维,这个国家就恐怕了。正义的、光明的东西如果不能得到光大,那就太恶心、危害太大了,最后被叫停也是活该。最近黑龙江一个叫高山的大学老师因为SCI论文发表的多一些,却被一批记者给盯上。各种质疑声来,发表的论文多了,反倒是被怪罪,为什么记者们不去查了查,那些占着位置却不出活的?可怜的高山教授,现在估计再难静下心来写作论文了,而是要忙于解释:这些论文是我写出来的,我没有作弊。

诚然,在转轨过程中,我们的大学出现了一些乱象,比如出现了一些唯数量现象,出现了一些作假现象。这种现象之所以出现,有多种原因。比如唯数量现象的原因,主要原因是过去我们的老师很难在洋人的天下SCI有作为,所以有些大学出台一些政策,鼓励我们的教师去占领。高山攻下了这些山头,那些过去被人想象的高不可攀的东西,现在被我们的勤奋教师们给攻破了,本来是应该表扬的东西,毕竟也算一种突破。就如体育比赛,过去这个项目我们一直拿不到金牌,现在我国中国人也能够写作出论文,让洋人看了。但现在多发表论文,因为部分教师不守规则,就变成东西被偷,全天下都被怀疑成偷东西的人了。这种恶风真的不该再扩展下去了。部分媒体的炒作,已变了味。比如:

认知误区之一:多发表论文就有问题了,不发表论文反倒被尊敬。

过去一些媒体拚命地颂扬一位课讲得很好但却写不出论文评不上职称的大学老师。如果这位老师在一般的二类三类大学,完全是没有问题值得同情的。但他却供职于上海交大这样的研究性大学。如果我国最顶尖大学的教授们都不写论文,或者写不出论文,我不知道这样的大学还何以叫顶尖?你看一看世界名校,哪一个学校敢容纳那些没有论文代表性论文的教授?有些人可能拿纳什来说事,但不要忘记,普林斯顿之所以能够三十年容得下纳什不上课不写论文,那完全是因为纳什在年轻时发表的论文太牛了。如果纳什年轻时什么论文也没有发表,普林斯顿如果还能够容他这么多年,那普林斯顿也就不可能成为世界名校,而是成养老院了。所以不能一股脑地批评大学逼教授发表论文的规定。因为的确有一些老师吃着大学饭,却身在曹营心在汉,在学校教教书,但却把大把的精力用在外边挣钱,对学术一点贡献也没有。如果不对这样的老师进行一些限制,又回到吃大锅饭的时代了。

认知误区之二:多发表论文就是不重视质量了。

实际上,论文写得少,不一定代表就是精。写得多了,也就不一定不是好东西。论文从写作到发表需要慢长的时间。现在的顶尖期刊用稿率极低,我所在的专业的几个牛期刊,还是中文的,用稿率低于1%,想一想,如果你的东西一直能够在这些淘汰率极率的刊物上发表,也应该是极牛的。由于每个学科差别很大,有些学科可能发表论文很难,而另外一些学科可能很容易。比如化学结晶,做出一个发表一篇,没有必需去千年磨一剑。有些学科,比如数学猜想之类的,可能真需要数年才能发表一篇。所以知道了这个规律,媒体就不用乱去炒作老师发表论文的多少了。不以多少论英雄,也就是讲,不能因为他发表少了,你就认为他认真了。毕竟发表少的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能力低、被拒的低。毕竟大学的学科千差万别,不同的学科要求不一。不发表论文就认为他讲质量了,发表论文的就不追求质量了。泛泛而论,发表论文总比不发表好。至少发表论文,他的论文通过了同行的评议,在与同行们进行学术的交流。总比不发表论文,也就是说如果你在媒体当记都却总不写稿,那不太正常吧?或者你写的稿件总被编辑毙掉,也不太好吧。

认知误区之三:多发表论文作假可能性就越大。

现在另外一个怪思维是发表的论文多了,就认为别人造假的机会多了。其实完全理解翻了,他发表论文多了,接受的同行评议也多了,反倒是作假的可能更小。而那些不常发表论文的,不知道学界的规律,作假的可能性更大。另外论文一旦发表出来,总是要接受同行的质疑,他如果作假,迟早就被抓。所以学者们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在发表论文时也会很慎重的。

(评论者郑风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