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郑风田
郑风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202,780
  • 关注人气:8,26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风田:麦肯锡气候观点为何错得离谱?

(2009-11-28 14:35:25)
标签:

环保

气候

何错

大涝

麦肯锡

中国

财经

分类: 粮食安全问题

 

 

据英国的《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报导,一直以收高价而著称的全球知名“点子”公司麦肯锡(McKinsey)居然也对中国的农民与农业感兴趣了,最近拚凑了一份研究报告,叫“从粮食主产区到沙尘干旱区”(From bread basket to dustbowl?),其主要观点包括,气候变化很可能加剧中国北方及东北地区本已相当严重的干旱,可能导致这些地区的数千万农民蒙受重大收入损失。报告称,华北地区受气候变化风险的影响较小,因为地方政府已采取多种措施,限制持续干旱的影响。不过,即便是在比较轻度的气候变化情形下,旱灾造成的影响也可能导致中国东北农民的损失上升50%。

 

麦肯锡的观点错得有点离谱了,它的气候变化将严重冲击中国农民的观点还有点靠谱,但说对华北地区的影响比较小,而对东北的影响比较大就是大大的错了。主要原因很简单,如果未来发生大旱,东北有着丰富的地下水,人均耕地也比较多,一年只种植一季粮食,如果真的发生干旱,通过地下水等还相对来讲比较容易解决,而气候变化对华北的影响将是一个致命的问题,目前整个华北一直靠耗竭地下水来维持过密化的庞大人口与农业,如果未来干旱加剧,则华北地区的影响会更大。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主要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未来我国的气候变化更频繁,气候变化不仅仅带来干旱,而且有可能增加更大的涝害。不仅仅要防旱,更要防大雪与大涝。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过去误以为只是干旱,包括暖冬。其实这是大错特错了,气候变暖对我国的影响是气候变化将越来越多的表现为不正常,也就是说既可能出现暖冬,也可能出现冷夏;既可能出现大旱,更可能出现大涝。近几年的变化已经说明了一切,包括今年华北东北及部分南方的大雪,整体比往年出现早了一个月。而南方去年出现数年不遇的大雪,也是气候反常的最主要表现。广东近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降雨时空分布极度不均匀,旱涝交替、旱涝急转、旱涝无常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所以不能够想当然地认为中国的气候影响就表现为变暖、干旱,其实它的影响要比这个影响大得多,包括对传统的气候规律的破坏,使过去一年四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规律遭到破坏,使数年来形成的农民按季节播种的规律变得没有规律,这才是最可怕的,也是最恐怖的。如果单纯地把应付气候变化理解为抗旱,将陷入很大的误区。

 

其二气候变化是不仅仅东北要受干旱灾害,整体国家都会受到重大影响。

气候变暖不仅仅要影响到东北,更会影响到全国,包括南方,西北、华北等。相对来讲,东北可能更容易对付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华北与南方困难则会大得多。比如去年的南方大雪灾,对人与基础设施的影响是很恐怖的,主要是过去很少有这么大的雪灾与冻害,交通、运输、通讯等在这种极端气候的影响下都统统地失灵了,这个影响是很致命的,它的影响已远远超出单纯的农业影响,而波到了整体的人类生活。华北的抗旱单纯靠浇灌也很难解决,主要的原因是人类的生存密度过高,而人的来源又很有限。在黑龙江,气候变暖已给黑龙江省带来了严重影响,现在春季干旱年份已由过去的“十年九旱”变成了“十年十旱”,但东北的整体水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一年也只产一季粮食,人均耕地也比较多,相对于华北来讲,东北可以通过浇灌设施以及地下水的利用,相对来讲比较容易解决气候变化的影响。

 

所以讲,麦肯锡认为气候变化将影响农民的观点还说得过去,但单纯地把气候变化理解为干旱,对华北影响小,对东北影响大等观点就错得离谱了,也将会产生误导。

(评论者郑风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气候变化将严重冲击中国农民

据英国《金融时报》11月25日报道 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一项新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很可能加剧中国北方及东北地区本已相当严重的干旱,可能导致这些地区的数千万农民蒙受重大收入损失。

根据这项研究,如果不采取措施准备应对温度上升对上述两个地区的影响,多达3500万农民可能损失50%以上的收入。

华北和东北地区包括中国一些主要的谷物种植地区,是中国庞大农业部门的一部分主干。不过,这些地区今年经历了半个世纪来最严重的旱灾。在一系列有关气候变化对中国潜在冲击的严厉警告中,麦肯锡的研究是最新一例,它突显了北京方面为什么在过去一年开始采取更为果断的措施,以遏制中国的碳排放量增长。

此份题为《从面包篮到集尘盘?》(From bread basket to dustbowl?)的报告,是在中国主要规划机构——国家发改委,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配合下完成的。

报告称,华北地区受气候变化风险的影响较小,因为地方政府已采取多种措施,限制持续干旱的影响。不过,即便是在比较轻度的气候变化情形下,旱灾造成的影响也可能导致中国东北农民的损失上升50%。

“东北地区已经处于临界阶段,”麦肯锡常驻北京的合伙人、研究报告主要作者尤茂庭(Martin Joerss)表示。“该地区很容易受到气候进一步变化的影响。”

麦肯锡估计,从目前起到2030年,中国每年需要支出250亿元人民币(合37亿美元),以减轻干旱的影响,包括投资于灌溉项目、种子工程、水土保持和水库。

尽管这些措施有望避免高达一半的预期收成损失,但中国还需要扩大农业保险,目前此类保险仅覆盖25%的农民。

与此同时,气候集团(The Climate Group)中国区总裁、中国气候变化政策专家吴昌华表示,北京方面正考虑在下月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宣布中国排放量达到峰值的日期。

她表示,政府的多数顾问提出,2030年至2040年期间的某个日期将是可行的目标。

预计中国将在哥本哈根会议上阐明其碳排放强度(每单位经济产出的碳排放量)指标。

据吴昌华和了解北京方面内部辩论的其他几位消息人士介绍,中国政府考虑的目标,是到2020年将碳排放强度降低40%。

 

本文来自/FT中文网 译/和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