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风田:六部委“无抗奶”禁令其实禁错了方向

(2009-05-11 14:13:19)
标签:

无抗奶

健康

分类: 食品安全问题

 

郑风田 中国人民大学

六部委最应该禁“有抗奶”及“解抗剂”而不是“无抗奶”

让人看不懂的六部委“无抗奶”禁令,对市场上“有抗奶”“解抗剂”不禁不问,却对“无抗奶”说不,真是有点莫名其妙的感觉。

 近日卫生部官方网站上的通告称,为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规范乳品生产经营活动,根据《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等法规规定,六部委联合发出公告,严禁在乳品标签、标志和广告中宣传“无抗奶”等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内容,各乳品生产经营和餐饮企业应当停止“无抗奶”生产经营活动。

六部委的这个“无抗奶”禁令文件,对市场上“有抗奶”“解抗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却对“无抗奶“说不,真是有点莫名其妙的感觉。

“无抗奶”本意是对保护消费者的一个行为,它的主要目是对针对市场上的“有抗奶”而言的。“无抗奶”本应当是奶企的最低道德准则,目前国家标准中并没有对原奶抗生素残留进行强制性规定,抗生素也不是必检指标,只是不得检出,量上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因为我国目前的检测漏洞,市场上究竟有多大比例的奶及奶制品含有抗奶目前一直没有说法。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企业根据消费者的担心,打出“无抗奶”宣传卖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是符合实际的和科学的。卫生部等六部门发出的联合公告严禁在乳品标签、标识和广告中宣传“无抗奶”的内容,并要求各乳品生产经营和餐饮企业应当停止“无抗奶”生产经营活,更是让人大跌眼睛。六部委对目前市场上如何处理“有抗奶”问题避而不谈,却对“无抗奶”下手,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最应该禁“有抗奶”及“解抗剂”而不是“无抗奶”。

最不可理喻的行为:让无辜企业的“无抗奶”下架。对那些产品质量完全合格,并没有使用解抗剂的企业,强制让产品质量完全合格的产品下架也是非理性的管制行为,这个一刀切的规定是行政乱作为。

什么叫“无抗奶”、“有抗奶”呢?牛与人一样也会生病,为了治病就需要打抗生素等药物。一般奶牛在用药期还会继续下奶,这种奶会含抗生素,就叫“有抗奶”,人使用这种奶后对健康会有很大的负面作用,所以这种“有抗奶”应该绝对禁止才行。但我国部分不法奶农与奶企因为想多卖几个钱舍不得倒掉。国际上一般规定要求牛奶及奶制品绝对不能含抗生素,这是奶业的最低标准,奶牛用药后一般三个月甚至半年所下奶要扔掉。更有一些优质的奶粉厂凡是用过抗生素的奶牛一律退出市场。但我国目前却缺乏相应的强制性的规定,于是部分企业看到这种市场机会,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对原料奶的反握严格,就开始在自己的产品上标志“无抗奶”。而另外一些达不到无抗标准的奶企,为了想进入这个市场卖点,就用一种叫“解抗剂”东西,可以将“有抗奶”中的超标抗生素分解掉,使自己的牛奶也可以标上“无抗”奶。据传这次的六部委突然叫停“无抗奶”,好象就是要防止企业在牛奶及奶制品中使用“解抗剂”。

莫名其妙的文件,莫名其妙的禁令。六部委应加出台严禁奶企收购抗生素残留原奶及解抗剂文件,取消“无抗奶”禁令。

这次的“无抗奶”禁令规定可真是莫名其妙。不是出台文件查处化解抗生素的物质,干脆把好的与坏的一块给禁了,这个六部委的联合公告来得可真是莫名其妙。

我实在是纳闷了,按道理上,六部委更应该出台查出“解抗剂”以及有抗奶的规定,既然是觖抗剂在添乱,就直接禁这个东西就行了,为什么这个规定不解抗剂不禁却禁无抗奶,那些继续用解抗剂的奶企如何处置?

现在却出台这么一个规定,无论你有没有使用解抗剂都必须下架,这对那些并没有使用解抗剂的企业是不公平的。产品质量是合格的,下架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我想不会连使用没使用解抗剂的检测就做不出吗?现在是把使用与不使用解抗剂的企业一并受罚,其实是在乱在棍子了,实在是没有必要。

   目前的监管部门对更大危险的有抗奶为什么不尽快说不?对那些奶粉加水却标识为“鲜奶”的行为为什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真是让人看不懂。就让那些侵害消费者健康的“有抗奶”在市场上还仍然逍遥法外?如果要真正保护消费者健康,六部委应加快修订相关国家标准,出台严禁奶企收购抗生素残留原奶及解抗剂,以后这样好坏一齐打的文件还是少出一点为好!

 (评论者郑风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阅读材料:还有一个胆大的?对付行政乱作用就要这样!

光明回应六部委叫停无抗奶:不召回不退货不下架

(图)2009年05月11日 05:58东方早报

6月30日起,光明乳业全部产品将停止标注“无抗奶”字样。徐晓林 早报资料

近日,卫生部、农业部等六部委联合叫停“无抗奶”,并指出自2009年6月30日起,各有关监管部门开始依法查处。早报记者从光明乳业获悉,该企业已开始采取行动逐步取消“无抗奶”的宣传。不过,对于市场在售的少数仍有“无抗奶”字样的产品,因产品质量合格,将暂不主动召回,也不接受退货。

光明:强行下架不合理

“5月7日下午开始,我们就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收到产品下架的通知,很多经销商都提出了退货请求。”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龚妍奇表示,“我们的产品没有不合格,国家叫停‘无抗奶’也是到6月30日才开始,这种强行下架的做法是不合理的。”

她同时强调,光明乳业会遵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自6月30日起,全部产品停止标注“无抗奶”字样,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截至目前,光明乳业没有对标志含“无抗奶”字样的产品进行下架封存处理的计划。

解抗剂、无抗奶是两回事

为何突然叫停“无抗奶”?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分析,此次叫停“无抗奶”可能是因为添加剂问题。今年3月9日,卫生部指出,β-内酰胺酶(解抗剂)可以用来掩蔽抗生素,冒充“无抗奶”。“解抗剂的作用就是将‘有抗奶’中的超标抗生素分解掉,使原奶顺利通过检测,叫停‘无抗奶’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防止企业在牛奶中使用解抗剂。”

“然而,解抗剂与‘无抗奶’完全是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王丁棉表示,“无抗奶”提出已七八年,当时北京三元、上海光明等企业率先推出无抗奶,承诺提供更健康的牛奶,这是好事,应该支持。解抗剂比抗生素还要伤害身体,这是个掺杂使假的问题,与发展“无抗奶”是两回事,如果以此理由叫停“无抗奶”,似乎有点矫枉过正。在目前有抗奶、无抗奶并存的时候,不准宣传“无抗奶”,将使消费者对于有抗奶的危害更加模糊。

“无抗奶”

“无抗奶”顾名思义就是用不含抗生素的原奶生产的奶制品。据专家介绍,奶牛每到换季容易引起乳腺炎发作,往往通过注射抗生素进行治疗。注射过抗生素的病牛挤出的原奶中残留有抗生素,在加工为鲜奶产品的过程中也无法分解,对抗生素过敏的人群饮用后会产生过敏反应,也会使非过敏人群体内残留抗生素富积,产生抗药性,影响到健康。在国际上,已经明确规定严禁使用含有抗生素的原奶。

2002年,北京三元、上海光明等国内大型奶企率先在国内打出“无抗奶”的旗号。“无抗奶”的出世引起业界震动,当时有媒体惊呼,“‘无抗奶’是最高端的市场准入门槛,它会将多数中小乳企直接送进坟墓。”实际上,“无抗”作为通行多年的奶业国际标准,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噱头。对于大型专业化养牛场,每头牛都有对应的健康档案,这从根本上杜绝了有抗奶的混入,而对于散养或小规模养殖者,出于技术水平的欠缺及经济的考虑,则无法从根本上保障奶源的“无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