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风田:问责制与株连制—矿难治理的一刀切政策---矿

(2008-12-31 19:02:20)
标签:

财经

分类: 产业与企业管理事件评论
问责制与株连制—矿难治理的一刀切政策---矿难治理反思之一
郑风田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某一个学生犯错误了,全体2万多学生都要统统写检查”,谁听了这个故事大家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当然中国人民大学也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但这样匪夷所思之举在我国大地一直都在发生着,只不过是在煤矿行业,现在好像成了一个全行业规则了。某省区一旦一个企业出事,区域内除了个别超大型企业外,几乎所有同类企业都跟着停产数月,这而一直都是如何演变的呢?根源在于近年实行的问责制。问责制对官员冲击太大,为了转移风险,当然也是为了推卸责任,降低丢官风险,问责制就被很奇怪地转化为株连制了。
问责制本是一个大快人心的利民好政策。政策的初衷是让那些不作为的主管官员官位不保,切切实实地受点损失,政策设计的出发点是好的,没有什么不对。问责制演变成株连制,是当初这个政策制定部门无论如何都可能没有预料的。问责制演变成株连制,虽然听起来奇怪,但却成了一个官场常规。比如最近河南登封煤矿921事件,一个煤矿出事,全体河南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都要停产数月接受停顿(见新华网郑州9月23日电(记者程红根)记者从河南省有关部门获悉,河南省日前已部署在全省开展矿井安全生产大检查,全省小煤矿必须无条件停工停产整顿,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监管主体责任,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全力遏制煤矿重大事故发生。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立即开展小煤矿停工停产整顿的紧急通知》要求,9月15日至10月10日期间,全省小煤矿必须无条件停工停产整顿。官方版本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把所有的小煤矿都得挨板子,但实际上是许多企业三个月过去还没有踪影,行内人爆料说最少要持续到春节后。)。笔者在山西与河北调研时也吃惊的发现这样的做法几乎成了一个行规。一个辖区内,往往是一个省,或者是一个地级市,一旦有一个矿产企业出事,该行业的主管官员们马上一声令下,辖区内所有同类企业都要统统停产数月接受安全检查,该政策一般是一刀切,无论你这个企业过去多么遵纪守法,都要统统停产接受检查。这样的停产并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1两星期,而是3个月甚至更长。问责制演变成了成了某些官员问责辖区无辜企业的制度!真是让人想不到。
没有人估计这样一刀切的停产检查所带来的损失,会给多少无辜的企业带来灾难,又给多少以此生存的行业职工带来多少痛苦,没有人去计算。问责制体制下的不少大员们只关心自己的官帽子,似乎是所有企业都不生产他们才最高兴,因为唯有这样才不致于出事。这样的监管是不是太随意也太武断了?还真是这样的事,湖南某地区有一个煤产区,问责制前招商引资了不少企业,但该地区富含水,容易出水事,发生过渗水死人事件。没有问责制时煤矿生产蒸蒸日上。一实行问责制,出一次事所有几十家煤矿都要统统停车数月接受检查。最后该地官员想出一个绝招,干脆把辖区内所有煤矿统统关闭了事,这样就再不会出事了。而过去企业的投资,人员的就业等等问题在与官帽子相冲突时当然优先考虑帽子了。
把盆子的脏水泼出去是对的,但连水里的孩子也倒出去就有点过了。这样的极端政策在我国各地都一直在上演着。从业人员的福祉是不是也应该得到关注?它可是许多人的饭碗。
除了上述损失外,株连制还会陷入恶性循环,带来更大的株连处罚:株连制让无辜的企业停产数月,损失巨大,不少企业一旦恢复生产后就会加班加点生产,把停产造成的损失夺回来,这样的加班加点以成为新的矿难事件导火线,带来更大的损失,最后导致整体产业被关闭。根本的导火线是企业还是恶法?
 
问责制是治理矿难的重拳之笔,不曾想利民政策却演变成害民政策,变成了株连制,这样做于国于民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愚蠢之举。
让一刀切的株连制快快取消吧,因为它让太多无辜的人受损,让问责制真正地问责那些不负责任与转移责任的官员,不能让问责制成了某些官员问责无辜企业的制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