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悟法师血书《金刚经》
——予觉学社大家谈
子林案:超悟法师,法名云山、超悟、字明圣。广东人氏,从小酷爱书画,1988年皈依佛门,1989年就读于广东岭东佛学院,2005年函授于山东文化艺术书法理论专业研究生班,2005年入北京养正堂(予觉学社)学习水墨画,师承著名画家陏牟。现任:深圳市西丽佛祖主持、广东省汕尾市美协会员、陆丰市美协理事。
抄血经之功德尤为殊胜。历代祖师亦曾为此壮举,不仅将不可思议之功德回向加被于法界众生,而且所书血经也成为众人敬仰之佛门瑰宝。《普贤菩萨行愿品》云:“菩萨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金刚经》云:“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云:“若有众生于此经典,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于须臾顷为他演说﹑劝令听闻,不生烦恼﹑乃至昼夜思维彼刹﹑及佛功德,于无上道,终不退转。” 无著菩萨亦云:“抄经有五种功德,一者可以亲近如来﹑二者可以摄取福德﹑三者亦是赞法亦是修行﹑四者可以受天人等的供养﹑五者可以灭罪。”
超悟法师发心血书《金刚经》意义非常,于僧俗两界,皆具有非凡影响。“予觉学社”隋牟老师,号召大家来共同学习和赞叹此功德之事。特邀嘉宾梁建平老师,如莲居项姐,苏明明共同分享此殊胜意义。
座谈人员:
隋牟,著名书法家,画家。
梁建平,著名书画家,艺术评论家。
项姐,著名策展人,艺术评论家。
苏明明,真如书院院长,设计师。
宽门,妙虚,郭俊峰,李明觉,王彥力,韩春子等均为隋牟老师的学生。
时间:
2017年4月27日 夜
地点:
陕西省高家洼耕塬美术馆
隋牟老师:
前几天超悟师打电话,说他用自己的血在抄整部《金刚经》,我们知道抄经是用心思的事,用自己的血去抄写五千多字,对于平凡人来说难度很大。发心,起恭敬心去做这件事值得我们赞叹,为了这个事,我们要写个东西。今天机缘巧合,是一个难得缘分,梁老师项姐都在,首先请梁老师来为我们聊一聊他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梁建平老师:
这件事我刚听说,过去听说过有人血书抄经。过去接触过一个法师,闭关了三年,用血抄了三年经,那个头发这么长,被他这个精神所感动,发这么大的愿,这么大的发心,不是一般的举动,值得赞叹。
項姐:
之前对法师不了解,刚刚听隋牟老师说,觉得血书更具有所谓加持,咱们经常说的加持力。《金刚经》非常好,六祖慧能听金刚经,闻一句就开悟了。
我觉得,法师能发这种大愿,肯定不止用血抄这个经,更是有金刚志,没有金刚志也发不了这个愿,不光是发这个愿还要去践行,对每一个人都有一种起启示。除了学还也还要有行,还要去做,还有师父本身学习佛法而进入实践。从艺术来讲,具体到自己的职业都是一样。像隋牟老师,大中午很热,今天看头上都晒起皮了,其实,你从事艺术也好,画画也好,也是修行,你干什么就吆喝什么,把自己的事儿做好。什么是缘分呢?每一个人,在这个地角,大环境很和谐,就是这么个小环境,也很和谐,很舒服,很自然,没有距离,没有陌生感,这是一种感受。赞叹师父,其实也是学菩萨,拜菩萨,做菩萨。这是师父,需要咱们融入到生活当中,要践行的。
梁建平老师:
我要补充几句《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它有个前提,你是不着相的前提首先也是着相,我们做艺术,我们放弃了形,我们放弃法,世间曾经有过法,首先是有法的过程,值得赞叹的是,师父首先发的是金刚志。这种刻苦精神,是佛教精神,也是世间的一种精神。
项姐:
有一个持戒的过程,我觉得。
梁老师:
放下的前提是什么?首先是提起来的过程也很重要。
项姐:
年轻人也都要这么做,学习这种精神,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持戒的过程,画画也是一样,不能上来,我就大写意,无法无天的不行。
隋牟老师:
超悟师,你可能见过,我的学生,一个出家僧人,闭关发愿刺血写经,值得我们赞叹,大家聚在一起是个缘分,这个是有加持,值得赞叹。
刚才梁老师和项姐,谈得非常好,苏明明,你也学佛,你也可以聊聊。
苏明明:
感谢有这样一个机会,金刚经里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破相。
凡夫和圣人的区别,就是我执和着相。
《金刚经》就是破这个相,《金刚经》的核心内容,有一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实际就是对着相,破相,开悟的一个看法。
凡圣相比,凡夫都有一个我的存在,乃至一种我执的存在。常说的贪嗔痴,如果说我们达到智者的状态,一种开悟的状态,应该需要一个途径。就像是隋牟先生说的,超悟法师通过破自己身体的认知,一种供养的心态,达到《金刚经》本源,原心的状态,可能我的理解比较浅陋。有的时候和隋牟先生,梁老师,老圃先生接触的多一点,为他们做一些服务,他们能给我一些启示,在座诸位作为他们的学生非常好。绘画以及做设计,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当下的这些,我们面对这些途径,方式方法,以及从事的这些事,落实以及佛法的学习领悟之后的践行,最终达到知行的合一,我们就会越来越接近,最初的那个心,最初的那个本心,乃至达到真如的状态,这是一种探究和尝试,可能这个路非常远,最终在我们的实践中打开自己,最初的那个真如之心,这是我的浅显的认识。
宽门:
当时超悟师写一段《金刚经》发给我一个视频,他看上去非常瘦小,骨瘦如柴,我很吃惊,很感动,刺血写《金刚经》,发这个愿一般人做不到,普通人写《心经》,《吉祥经》就几百个字,金刚经五千多个字,我非常敬佩,他讲他还要写《阿弥陀经》,非常了不起。
妙虚:
我对这个还不太了解,很佩服法师,佩服法师的精神,对佛法非常崇敬,对禅学敬重,但是我对这方面了解很少,来到隋老师这儿,才开始略有了解,我很敬佩师父这种做法,他的这种精神,做什么事都能做好。
项姐:
只要有恭敬心。虽然表达的不是太明确,但是已经在起恭敬心,就像这个师父,他有这样一个精神起作用了,加持力不就是这个样子吗?
明觉:
当时听到超悟师刺血抄经,感到非常吃惊。我觉得非常了不起,他这种精神感染并激励了我们大家。
项姐:
大家都受益了,我们从中汲取了力量。
隋老师:
能让我们吃惊的这是我们身边的熟人,大家彼此都很熟悉,别人能做到,我们没有做到。
项姐:
这就是我们身边榜样的力量。
明觉:
非常震惊,一般人做不到。对佛法的恭敬心让他做出这种举动,其实做任何事都少不了恭敬心。
王彦力:
刚才听梁老师、項老师讲,每一句话都对我有启发。超悟师是我的师父。在黄田的时候我们一起去参观。他就说过他打算刺血写经,他就有这么个想法。我知道他发了这个愿,而且践行了。其实艺术最终也是修行。在路上,我们都在路上。我们殊途同归。在我去北京之前,对艺术是非常向往的,但那都是形式上的,表面上的东西。直到认识了隋老师,才知道画画要用心。
超悟师刺血写经也是一种用心。一种很本质的,一种心力。物质的东西是次要的。我们做孩子的时候本真是很重要的。走了一场,我们都要去掉一些你披上的东西,还要脱下来。
艺术家更接近于道。在展览馆我看到梁老师的书,项姐的文字,还有你们的照片,非常欣赏。
项老师:
那是有一次下完雨。微信上的小短文,那个缘起和明明有关系。你能来到这儿?能喜欢这儿是莫大的缘分。师父都是传道解惑,授业。我觉得出家师父又多了一层身份,生命的导师。先知先觉先行者。他给我们走出了一条路。你这样做你会开启人生的智慧,还有内在的喜悦与欢喜。不完全依赖外在的东西。身体还要吃饭,还要生活,你真正需要的,都是很有限的。如果一个人外在的欲望很多,没有内在的智慧。肯定会出问题的。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不用多说。
身边有一个好的老师,熏修艺术。在修习艺术的过程当中,还能启发你的内在的生活与智慧。真的是特别欢喜的是我认识了隋牟老师,很久了。他比我们稍微小一点。不管是艺术上还是修为上,都非常好。是我们的朋友。师父都非常喜欢都非常赞叹的。老师和年龄没有任何关系。跟着一个好的老师,是一个值得庆幸的事情。是一个很有福气的事。这样的感受。你身边有一个好的老师,你不得不学习,不得不用功,你身边的老师太好了,良师益友都是仰望的。
郭俊峰:超悟师很幽默,人非常好。他刺血抄经,除了赞叹,我还要祝法师法体安康。
项姐:
真是赞叹师父,什么力量最大?心力,心力是最大的力量。他这种愿力的奇迹。没有弘世大愿做不到。看到这些感觉很惭愧。
隋牟先生:
要完成理想,做一件事,要付出很多,除了有目的的。超悟师这种修行就是自觉的。
项姐:
看到隋老师,今天我很感动。大家都出去了,我出来晒被子,没事儿到隋牟老师的房间一看,墙上,画案一堆,全都是画。太勤奋了。
隋牟:
我们出来就是干活的。
项姐:
隋老师说了一句特别朴素的话,大中午天很热,隋老师说我们出来就是干活儿的。最朴素的语言,干什么就吆喝什么,吆喝什么,就要吆喝好。所以才能追随者众,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投到门下,这就是老师的影响力和榜样。
春子:
超悟师出家很早,在十六七岁的时候就出家了,然后当时到了寺院,莫名就进去了,莫名就想出家,被家人抓回去了,又偷偷的,跑到寺院剃度出家,师父上世就与佛有缘,超悟师父为人心性单纯,很可爱,听说超悟师父要写《金刚经》,我看到宽哥写《金刚经》,写了三天手都肿了。自己写《心经》都要用两三个小时,写《金刚经》,还要用自己的鲜血,用自己的鲜血特别有难度,初中时有一个同学,为了追求一个女孩,给她写了一封血书。他就给我诉苦,他写这个有多痛苦多困难。再扎再写,想到超悟师写《金刚经》,有这么大的一个发心,我们要像师父学习,纯粹,像佛家修行那样,敬仰和学习。
姚雪芹:超悟师一 隋牟老师曾开设的僧人佛画班的一名学生,在高家坬写生期间隋老师说起超悟师用自己的鲜血抄写金刚经一事,深感震撼。就像前些天参观云居寺,历时1039年 ,六个朝代,无数位高僧倾尽毕生所能在石头上抄写佛法和经文,完成石经一万多块,成为人类一大壮举。超悟师血书《金刚经》一事我也深受深受感动,心生敬仰。我身为一个普通的世俗凡人无法用佛家语言来表达,只觉法师们在用用自己的德行感化世人,功德无量!
隋牟:
我去年办了一个僧人国画班,免费招了一批僧人画佛像,有了这个机缘与超悟师,结缘。刚开始我的发心就是一边学画,一边学佛,大家都方便,当时感觉佛离我们很远。一提到佛,感觉特别的神秘,但是开办僧人班以后,感觉特别亲近佛法,特别容易亲近三宝,亲近僧人。
通过实践我有了这种体会,不管是在家人还是出家师,不管是学禅宗的还是学密宗的,之所以修行,就是要规范自己的行为,画画也是一样,佛理和画画是一样的,是一致的。加倍增加了自己的信心,对我们自己的职业也更加肯定,对我自己来说是非常受益的。
平常和老圃先生交往,他为人处事,阅历丰富,修行比我们高,与他交往我受益很多。伍灯法师既是我们的师父,也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难得的良师益友。包括梁老师,都是修行很高的人,我们会经常聚在一起,谈论交流,人生在世,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出家人在家人都是为了修行。
超悟师是南方的师父,非常容易亲近,也是很有智慧的师父,画画悟性非常的高,人情世故很通达,感觉僧人是可以亲近的,从他身上感悟,很多。刺血写经,重法轻身。用自己的鲜血去抄写《金刚经》,很难,太值得我们赞叹了。为什么呢?他是我们身边的一个熟人,我们做不到人家做到了,所以超悟师做的这个事值得我们赞叹,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儿。机缘巧合,大家聚到一起,难得的是,今天梁老师和项老师也在,也是超悟师的一个缘分。大家聊得非常好,内容非常充实,非常圆满。
项姐:
既然是大家共同的福报,从超悟师父行为上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启发。恭敬心升起的一刻就获得了力量。
隋老师:
集体的力量很大,集体的智慧因为阅历不同,对待一件事,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不管是佛法修行还是艺术之路,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