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岭南行第一辑丹霞之旅(十八)丹霞山的阳元石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旅游札记 |
穿过阳元石景区的旅游广场,我进入郁郁葱葱的景区,顺着曲曲弯弯的山路一路行进。不到十分钟的功夫,就看到群山中一根壮硕的石柱昂然挺立,这就是丹霞山景区著名的阳元石,只是距离较远,只能在雨雾朦胧中一览其激情勃发的身影。如果你是跟着旅行社游览丹霞山的阳元石,也就只能到此为止了,导游不会带着你看到更多更好的风景。你若要想更清晰的看到阳元山景区全貌,只有自助游的方式,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游览需要继续攀登。
原始人类的生殖崇拜,是一种曾经遍及全世界的历史文化现象。因为原始人生活在极其严酷的生存环境中,天灾人祸和疾病的困扰,为了生存而猎杀动物时受到的伤害,原始人类的死亡率相当高。考古学家从早期人类的头骨中发现,“北京人”的寿命仅有十几岁,“尼安德特人”头骨证实,他们的平均寿命也不过二十岁,山顶洞人也没有发现超过二十岁的头骨。
顺着阳元山脚下,有一条曲曲弯弯的旅游栈道,向着阳元山纵深延伸,绕过阳元石,这条山路径直到了阳元山脚下,这是一条通向细美寨的陡峭山路,是在阳元山山体的缝隙间,人工凿出的一条石阶路,其中最险峻的一段,近乎是垂直悬挂在绝逼之上,我只能借助用手紧紧抓住栏杆,才能一步一步的向上攀登,如果是有下山的人,只能一人抓紧栏杆侧身悬挂在一级石阶上,让另一个人勉强通过。
登上这段陡坡是一段栈道,我在和对面游客错身的时候,雨伞挂在树上把伞柄折断了,没有了雨伞,我唯有借助一件很薄的塑料雨披,保护我的相机不受雨水侵蚀。我继续向着阳元山顶峰的细美寨攀登。又是一段陡峭的石阶路垂直的矗立在我的面前,这就是阳元山的紫云崖,是整个丹霞山景区最险要的山路之一,阳元山故有“不是华山,胜似华山”的说法。
阳元山顶部的细美寨坐落在较为平缓的山顶,靠近阳元石这一侧顶上修建了几座小亭子,以供游客休憩观景。另一侧是古时躲避战乱的山民修建的寨子,如今山寨已经破败,只剩下几堵山墙衬托着浑厚的山门。山门之外就是沿着悬崖修建的久久天桥,让山寨成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避难所,此时在细雨迷蒙中更透出几分神奇和诡秘的意境。
我一手抓住栏杆,一手护着怀中的相机,一步一步艰难的向上攀登,雨中的石阶格外湿滑,在这样的山路上攀登,稍一疏忽,就有失足坠崖的危险。正可谓“绝壁当千仞,危崖一线开”,让我不敢有丝毫懈怠。我也不敢仰拍那段近乎垂直的石阶路,因为绵绵细雨会打湿我的镜头,只能在望而生畏的颤抖中亦步亦趋的攀登着。
此时已经接近四点,于是,我决定就此打住,我顺着崎岖的石阶路,谨小慎微的返回了阳元山景区的大巴乘车点,圆满的完成我的这次丹霞山之旅。虽然连天的雨雾给我的游览带来一些影响,我还是非常喜欢这座充满岭南风情的丹霞山,这次雨中的丹霞之旅给我的一生留下非常美好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