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日岭南行第一辑丹霞之旅(十八)丹霞山的阳元石

(2018-02-11 08:44:05)
标签:

杂谈

分类: 旅游札记


冬日岭南行第一辑丹霞之旅(十八)丹霞山的阳元石


                   
丹霞山的阳元石

  我从长老峰一路游览归来,已近下午三点,我在山下登上景区的大巴,径直向着阳元石景区而去,我必须在今天完成三个景区的旅游活动。此时的天空又下起了绵绵细雨。当大巴车来到阳元石景区停车处的时候,雨势已经有愈来愈大的趋势。

穿过阳元石景区的旅游广场,我进入郁郁葱葱的景区,顺着曲曲弯弯的山路一路行进。不到十分钟的功夫,就看到群山中一根壮硕的石柱昂然挺立,这就是丹霞山景区著名的阳元石,只是距离较远,只能在雨雾朦胧中一览其激情勃发的身影。如果你是跟着旅行社游览丹霞山的阳元石,也就只能到此为止了,导游不会带着你看到更多更好的风景。你若要想更清晰的看到阳元山景区全貌,只有自助游的方式,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游览需要继续攀登。

 充满阳刚的阳元石就矗立在我的面前,据联合国专家组权威专家估算,它已经在这里屹立了三十万年时间。2004年在评选世界首批地质公园的时候,联合国一位负责评审的官员。在看到丹霞山阳元石后,很含蓄的笑了,可见他对阳元石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所以有人戏言,因为阴元石的神奇,丹霞山得以评选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无独有偶的是,翔龙湖景区还有一块阴元石,都是天然形成的自然奇观。

原始人类的生殖崇拜,是一种曾经遍及全世界的历史文化现象。因为原始人生活在极其严酷的生存环境中,天灾人祸和疾病的困扰,为了生存而猎杀动物时受到的伤害,原始人类的死亡率相当高。考古学家从早期人类的头骨中发现,“北京人”的寿命仅有十几岁,“尼安德特人”头骨证实,他们的平均寿命也不过二十岁,山顶洞人也没有发现超过二十岁的头骨。

 原始人类为了保持生命的繁衍,只能依赖提高生育率维持人类的生存,原始人并不懂得人类生殖的科学理论,于是就对生殖产生崇拜和敬仰的心理,形成人类早期的“生殖崇拜”,其形式往往是通过对生殖器的形态和象征物产生的崇敬意识。

  丹霞山景区的这根阳元石高二十八米,平均直径约七米,是世界同类山石中最大的个体,被称为世界一绝。当你站在这块阳元石面前,男人会为之顿生阳刚之气,女人会为之脸红心跳,大自然中这阳元石伟岸的雄姿,进一步解释了原始人类对生殖的崇拜心理。

顺着阳元山脚下,有一条曲曲弯弯的旅游栈道,向着阳元山纵深延伸,绕过阳元石,这条山路径直到了阳元山脚下,这是一条通向细美寨的陡峭山路,是在阳元山山体的缝隙间,人工凿出的一条石阶路,其中最险峻的一段,近乎是垂直悬挂在绝逼之上,我只能借助用手紧紧抓住栏杆,才能一步一步的向上攀登,如果是有下山的人,只能一人抓紧栏杆侧身悬挂在一级石阶上,让另一个人勉强通过。

登上这段陡坡是一段栈道,我在和对面游客错身的时候,雨伞挂在树上把伞柄折断了,没有了雨伞,我唯有借助一件很薄的塑料雨披,保护我的相机不受雨水侵蚀。我继续向着阳元山顶峰的细美寨攀登。又是一段陡峭的石阶路垂直的矗立在我的面前,这就是阳元山的紫云崖,是整个丹霞山景区最险要的山路之一,阳元山故有“不是华山,胜似华山”的说法。

阳元山顶部的细美寨坐落在较为平缓的山顶,靠近阳元石这一侧顶上修建了几座小亭子,以供游客休憩观景。另一侧是古时躲避战乱的山民修建的寨子,如今山寨已经破败,只剩下几堵山墙衬托着浑厚的山门。山门之外就是沿着悬崖修建的久久天桥,让山寨成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避难所,此时在细雨迷蒙中更透出几分神奇和诡秘的意境。

我一手抓住栏杆,一手护着怀中的相机,一步一步艰难的向上攀登,雨中的石阶格外湿滑,在这样的山路上攀登,稍一疏忽,就有失足坠崖的危险。正可谓“绝壁当千仞,危崖一线开”,让我不敢有丝毫懈怠。我也不敢仰拍那段近乎垂直的石阶路,因为绵绵细雨会打湿我的镜头,只能在望而生畏的颤抖中亦步亦趋的攀登着。

 当我登上又一个平缓的地方,回头俯瞰,脚下的山路还是令人胆颤。抬头看,阳元石又激情勃发的矗立在我的面前,只是因为我在登高远望,阳元石似乎没有那么的高大,而且也看不到完整的石柱,却是比在山下观望清晰了很多,那勃起的龟头,那血脉喷张的纹理都清清楚楚,神奇的大自然竟然能够如此巧夺天工,为人类雕凿出令人叹为观止的经典作品,真可谓是鬼斧神工,无所不能。

 我在山上遥望群峰,烟雨朦胧之中的山体更加突兀雄浑,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丹霞山的丰富意境。向上仰望,陡峭的石梯还再向上蜿蜒,一直延伸到迷茫的云雾中。我的衣服再一次湿透了,屈指算来,我在丹霞山三个景区的山路上,已经在雨中攀登了近七个小时。我不能再为一个细美寨增加体力的透支,雨中登高也无法远望,只能给我疲惫的身心增添一份风险,何况我怀中的宝贝相机更需要呵护。

此时已经接近四点,于是,我决定就此打住,我顺着崎岖的石阶路,谨小慎微的返回了阳元山景区的大巴乘车点,圆满的完成我的这次丹霞山之旅。虽然连天的雨雾给我的游览带来一些影响,我还是非常喜欢这座充满岭南风情的丹霞山,这次雨中的丹霞之旅给我的一生留下非常美好的记忆。


冬日岭南行第一辑丹霞之旅(十八)丹霞山的阳元石




冬日岭南行第一辑丹霞之旅(十八)丹霞山的阳元石



冬日岭南行第一辑丹霞之旅(十八)丹霞山的阳元石



冬日岭南行第一辑丹霞之旅(十八)丹霞山的阳元石



冬日岭南行第一辑丹霞之旅(十八)丹霞山的阳元石





冬日岭南行第一辑丹霞之旅(十八)丹霞山的阳元石




冬日岭南行第一辑丹霞之旅(十八)丹霞山的阳元石




冬日岭南行第一辑丹霞之旅(十八)丹霞山的阳元石




冬日岭南行第一辑丹霞之旅(十八)丹霞山的阳元石



冬日岭南行第一辑丹霞之旅(十八)丹霞山的阳元石



冬日岭南行第一辑丹霞之旅(十八)丹霞山的阳元石



冬日岭南行第一辑丹霞之旅(十八)丹霞山的阳元石



冬日岭南行第一辑丹霞之旅(十八)丹霞山的阳元石



 冬日岭南行第一辑丹霞之旅(十八)丹霞山的阳元石




冬日岭南行第一辑丹霞之旅(十八)丹霞山的阳元石




冬日岭南行第一辑丹霞之旅(十八)丹霞山的阳元石

冬日岭南行第一辑丹霞之旅(十八)丹霞山的阳元石



冬日岭南行第一辑丹霞之旅(十八)丹霞山的阳元石



冬日岭南行第一辑丹霞之旅(十八)丹霞山的阳元石



冬日岭南行第一辑丹霞之旅(十八)丹霞山的阳元石



冬日岭南行第一辑丹霞之旅(十八)丹霞山的阳元石



冬日岭南行第一辑丹霞之旅(十八)丹霞山的阳元石



冬日岭南行第一辑丹霞之旅(十八)丹霞山的阳元石



冬日岭南行第一辑丹霞之旅(十八)丹霞山的阳元石



冬日岭南行第一辑丹霞之旅(十八)丹霞山的阳元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