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丹霞山
我从韶关客运中心乘大巴一路向北,驶向韶关的仁化镇,广东丹霞山就座落在那里。冬雨还在不停的下着,透过车窗可以看到,雨势一阵阵的忽大忽小,让整个世界都充满弥漫的雾气。
中午时分到达丹霞山车站,我冒雨下车,寻找了就近的一家连锁酒店,放下行囊找饭店吃了一顿午餐,回来策划丹霞山的游览过程。
广东的丹霞山是以丹霞地貌命名的一座旅游风景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区域总面积达二百九十余平方公里,是广东最大的自然地质风景区。丹霞山的地貌是由红色砂砾岩构成,是由六百八十多座平顶崖陡的山体遍布在景区之内,形成一道道“赤壁丹霞”的壮观景色。据世界地质科研界的粗略统计,迄今为止,全世界总共发现一千二百余处丹霞地貌地质构造,而地处中国广东丹霞山是其中发育最为典型,类别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大自然地貌景观。
丹霞山现在已开发的游览景区有三处,它们是长老峰景区、翔龙湖和阳元山景区,长老峰是丹霞山的主峰,整个景区一般需要两天的游览过程,游览门票也是两日有效。
考虑到三个景区中阳元山风景区最小最近,我决定利用下午先去游览阳元山,明天再去游览其他两个景区。由于大雨的耽搁,等我吃完饭买好雨衣来到景区乘车处,已经将近四点了,景区人员告诉我,现在雨天阳元山路很滑,登上去也是什么都看不到,不如明天再去,我只好无奈的回到宾馆,准备今晚养精蓄锐,明天一早突击游览丹霞山三个景区。
天公不作美,次日早上丹霞山还是阴雨连天,我不能在此等待,必须冒雨游山,八点时分,我乘坐第一辆景区免费大巴进入丹霞山景区。我确定的旅游线路是先去翔龙湖,然后折返长老峰,最后再游览阳元山。
走进丹霞山那古典的景区大门,首先便看到烟雨苍茫中,一座座陡峭的山峰呈现在我的眼前,虽然雨中看不出丹霞山红色的山崖,但那突兀耸立的山体还是让我感受到丹霞山的恢宏壮观。云雾迷蒙中,丹霞山雄浑的山体时隐时现,万千变化尽在一瞬间,让我感受大自然的扑朔迷离。只可惜,这样的天气我无法得心应手的拍照,无法清晰地再现丹霞山令人迷醉的自然风光。
我顺着曲曲弯弯的山路一路前行,两边都是遮天蔽日的常绿乔木和一排排翠绿的竹林,山路左侧则是潺潺流水的峡谷地带。
我在雨中的山路上步履匆匆的步行了十几分钟,来到一处空旷的地方,眼前豁然开朗了许多,我看到群山环绕下的一汪碧水,这就是丹霞山的翔龙湖,我将要从这里乘船游览翔龙湖,然后在翔龙湖另一处码头登岸继续后面的旅程。
我站在翔龙湖边仰首观望,丹霞山一座座伟岸的山影在云雾缥缈中不断变幻着,它们或孤峰耸立,或傲然横卧,那红色的山体和绿色的植被相互掩映,如果是晴空当头,那该是一道多么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化。
而此时,天上仍然是雨丝绵绵,丹霞山为我营造了一幅幅水墨浸染的山水画卷,大自然用这样的方式,以这样隽永的诗情画意,迎接我的盛情造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