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天宁寺宝塔
在中国的古代寺庙,宝塔和庙宇是形影不离的建筑组合。常州的天宁寺当然也不例外,但是多少年来,常州人只知天宁寺而不知天宁寺宝塔,说起来这是一段悲怆的历史。
天宁寺作为一座江南著名的千年古刹,自唐代贞观年始建时算起,已经是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只是天宁寺宝塔在宋代一场兵乱中损毁,从此以后的天宁寺在寂寞中守护着无塔的庙宇。
中国民间有句俗语:乱世毁庙。盛世兴塔。常州人对于天宁寺无塔的事实心有不甘。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天宁寺建塔的呼声越来越很高。2002年天宁寺的现任方丈松纯和尚为礼赞盛世祈福百姓,发宏愿由天宁寺筹措资金重建天宁宝塔,这一宏愿得到常州市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天宁寺宝塔重建工程从2002年四月开始动工,历时五年,耗资三亿人民币重新让天宁寺宝塔矗立在常州的蓝天之中。2007年四月三十日上午,天宁寺宝塔举行了隆重的开光仪式,中国佛教协会会长释一诚、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印度正觉大佛寺使者等一百余人参加了宝塔的开光盛典。
来到天宁寺的宝塔下,抬首仰望巍然耸立,这座宝塔沿袭了唐宋古塔的建筑风格,塔身为八角重檐,整体造型粗犷简洁肃穆端庄。塔身的装饰华贵而不繁复,透露出一种古香古色的庄严之气。面对这庞大的建筑,让我的内心产生强烈的震撼,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区区一个天宁寺和尚发出宏愿,五年之内就能筹集到三亿资金,这让我产生很大的质疑,我分明感觉到是政府的权利在建造天宁寺宝塔项目上,起到了不容置疑的作用。
如今,天宁寺宝塔已经在常州高高的矗立起来,它毫无疑义的囊扩了很多个佛塔世界第一,更是创造了多个建造佛塔的世界纪录。佛塔最高的十三层高达一百五十余米,建筑面积达两万七千平方米,占地面积三万六千余平方米。成为国内有据可查的四千多座佛塔之最,是两千年佛教文化中最高的佛塔,当然也是世界佛塔之最。宝塔在建筑装饰上大量采用了铜雕工艺,国内著名的铜雕艺术家朱炳仁担任工程的铜雕总工程师。整个宝塔共用了一千余吨的各种铜雕作品和铜饰构件,成为举世无双的铜雕艺术的大展示。
天宁寺宝塔金刚宝座型塔刹,包括莲台、象轮鼓座和火焰板,是由七十五顿黄铜铸造而成。因为考虑安装的难度,整个塔刹分为五节浇铸,逐节套结为浑然一体。在每一层宝塔屋檐上,总共加盖了五万张青铜铭文瓦,底部是条形的青铜底瓦,铜瓦上的铭文是朱炳仁先生借用了古代青铜器铭文的灵感,获得了国家专利。当然,朱炳仁先生得到多高的报酬,他的铜雕作品为他创造了多大的个人财富,这不在我们关心之列,我们只能列数其中的世界第一。
天宁寺宝塔的建筑架构,一反常规的砖木结构,而是采用钢架的主体结构。仅仅塔身的工程架构,使用了六千五百吨各种钢材,支撑起这样一座庞然大物。为天宁寺宝塔赢得第一个国家钢结构协会颁布的金奖。在天宁寺宝塔十三层顶的钟楼层,悬挂着一口重达十五顿的铸造大钟,钟壁厚若青砖,钟身数人才能合围,一百多米的悬挂高度足以成为世界第一高钟,每每撞响洪钟,悠悠钟声远扬四方。南北两壁上,分别镌刻着天宁寺高僧松纯方丈题写的“高钟第一”和“国泰民安”八个大字。其余的六壁上,镌刻着一部完整的金刚经全卷,八千个八厘米见方的大字,整齐的镌刻在千年香樟木上,古朴苍劲的笔法跃然其上。
建造宝塔工程中,大量的使用了珍贵的楠木木材,据透露总共使用了五千立方米的楠木原料,宝塔中的梁柱、吊顶、栏杆、门槛、楼梯和扶手全部使用楠木。这些楠木原料来自与缅甸和非洲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深山老林,全部都是直径一米,长度六米和九米两种楠木型材。其中仅立柱一项,十三层宝塔内总共矗立着一千余根楠木立柱,使用楠木一千余立方米。宝塔的第一层飞檐向塔身外延伸八米,全部用楠木构建而成,仅这一层,总共使用了一千三百立方米的楠木,如此的奢华足以让我们目瞪口呆。
在天宁寺宝塔充分展示了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整座宝塔内,从底层的地宫到顶层的钟楼你到处都可以看到扬州漆器、东阳木雕、常州乱针绣、惠安石雕等古老的传统艺术品,这些传统艺术手法以佛教文化为主题,以多种形式诠释了大乘佛教的诸多教义。建成后的天宁寺宝塔,与北方的云冈石窟、中原的龙门大佛、东方的灵山大佛,西方的乐山大佛,南方香港的天坛大佛遥相呼应,成为东方五佛的佛心。
天宁寺宝塔耸立在高高的大理石基座之上,宝塔的基座共有六层,每一层均以汉白玉围栏环绕。在这六层蔚蓝的立柱顶端,总共矗立着一千座宝塔,成为天宁寺独特的塔林。这些每座高约六十五公分,是采用四川雅安特产的“东方白”玉石雕刻而成,这些精雕细琢的宝塔出自福建惠安这个著名的雕刻之乡,出自北方石雕之乡河北曲阳艺人之手。在围栏立柱之间,有一千块玉石围板上,镌刻着一篇篇佛教经文,组成一座庞大的碑林石刻群。碑林上的经文,是海内外著名的佛教高僧书写,已经收集到二百多位高僧的撰写的经文。在宝塔的内壁上,悬挂着四幅扬州漆画,也是扬州漆画首次进入佛教流域。
在宝塔的第十三层上,展现了佛祖释迦牟尼讲经说法的场面,五方五佛雕塑和四幅壁画诠释了佛法各路神仙共聚灵山盛会的隆重。位于中央这座通体透明的天然水晶佛像源于四百多年前的印度,上世纪曾流落欧洲。2003年,寓居泰国的华商高培芝将佛像迎请回国并捐赠天宁塔,成为天宁寺塔的镇塔之宝。其余的四座佛像是由和田玉和昆仑玉中红、蓝、白、墨四色玉石精雕而成。四幅万佛朝圣的大型木雕壁画,每幅长六米宽两米四,是十几位东阳雕刻大师用八个月的时间,在楠木板上用浮雕的形式精雕细琢,展现了五百余位形态各异的宗教形象和隆重场面。
天宁寺塔也是一座雕塑艺术的殿堂,无论是那些栩栩如生的佛像,还是那些宗教故事题材的大型雕塑,无不展示着人类雕塑艺术的博大精深。我站在塔基广场抬首仰望,宝塔的一二层间悬挂着一块长五米宽两米的“龙城象教”牌匾。塔基四角平台上,每座高五米多青铜铸造的四大天王神采奕奕,手中分别持有龙、剑、伞、琵琶四件法宝,隐含着风调雨顺的寓意。每座天王雕像两侧各有两座大象的青铜雕塑。每座高三米余长五米,营造着一种肃穆庄严的场景。
宝塔两边分别矗立着两根高二十米,直径三米的九龙柱,用花岗岩雕琢的每根石柱重二百余吨,龙象共聚和龙城象教遥相呼应。四周塔基之上,除了千座塔林,更有许多精美的雕刻,特别是塔基四周的大型石雕壁画,精细的刻画着恢弘而繁杂的宗教场面,尤其是那形态各异的五百罗汉,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浩大的佛教世界。广场上那两只青铜铸造的香炉长五米,宽近两米,高近三米,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香炉。
我仰望着天宁寺塔这座庞然大物,心中涌起无限的感叹,当今困难重重的中国社会,常州一个普普通通的江南城市,为了一个虚无的佛教世界,真的需要建造这样一个世界级的超级宝塔吗?真的需要争夺这么多毫无意义的世界第一吗?这庞大的三亿资金不管来自何方,都是宝贵的社会财富,为什么不能用于惠及大众的民生工程?为什么不能用于解忧济困的慈善事业?
我不愿继续再想下去,我也不敢再想下去,因为我不想在江南的四月春光,把内心仅存的一点游兴,因为这样一座毫无意义的奢华建筑而破坏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