甪直古镇风情园
在甪直古镇离下塘街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古典的牌楼,上面写着“江南文化园”。走进其中,你的视野豁然开朗,另有一番别有风情的园林风光。这是甪直古镇近年新建的一个景区项目,乍一看来,只是一座规模不小的江南园林,他却可以扬起一段历史的烟尘,让我们回顾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
明代有一位湖北籍著名的文学家叫钟惺,他生于1574年,卒于1625年。他是万历三十八年的进士,曾任过工部主事。后来他辞去官职回乡闭门读书。钟惺为人严肃而冷面,不喜欢随俗,很少与外人交往,晚年则进入寺院。钟惺精通历史且博览群书,学问很深,多有著书立说,明代曾名扬一时。
钟惺曾经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梅花墅记》,写的是明代万历年间许自昌建造了一座梅花墅。文章开篇是这样写的:
“
出江行三吴,不复知有江,入舟舍舟,其象大抵皆园也。乌乎园?园于水。水之上下左右,高者为台,深者为室:虚者为亭,曲者为廊;横者为渡,竖者为石;动植者为花鸟,往来者为游人,无非园者。然则人何必各有其园也。身处园中,不知其为园,园中各有园,而后知其为园”·········。
钟惺的《梅花墅记》记述了这座别有风情的私家园林。梅花墅水边纵横垒石,这里环水为廓,各个建筑巧妙的和水塘组合在一起,成为一处优美的江南古典园林。
说起梅花墅,我们不能不赘言几句这座园林的主人。梅花墅主人许自昌是土生土长的甪直人,他生于1578年,卒于1623年,他与钟惺几乎是同龄人。许自昌也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刻书家和收藏家,他字玄佑,号霖寰,又号去缘,别署梅花主人,别业名为梅花墅。
许自昌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也是甪直的大户人家。他在崇祯四年中举,也曾在朝廷为官,但时过不久便辞官回乡。他将父亲的“梅花庵”藏书室改名为“梅藏庵”。许自昌与黄宗羲、刘城等筹办了抄书社。其间刻有唐代陆龟蒙、李白、杜甫、皮日修等人的文集诗作,刻有《唐诗十二家》、李昉《太平广记》等五百余卷。他既喜藏书,常常收得奇书,渐渐收藏颇丰,遂自号曰“千卷生”。
许自昌回到家乡甪直古镇,利用其富裕的家资建起了一座庞大的私家园林,称为梅花墅。园林之中廊桥水榭临水而建,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池塘边假山耸立,园内花木葱茏,在当时盛名四乡。
许自昌与当时的文化名流多有交往,特别是董其昌、钟惺、王稚登、祁承、陈继儒、臧懋循、曹学佺等人结交甚密,常常在梅花墅切磋学问,饮茶赋诗。许自昌一生著述颇丰,他的传世作品中有《水浒记》、《橘浦记》、《灵犀佩》等。还有《报主记》、《临潼会》、《百花亭》、《弄珠楼》等已经失传。经他修改的很多剧本,至今还残存于明代戏曲选集中。
许自昌在四十五岁的时候去世,也算是英年早逝。他的家族在什么年代开始破落,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却是知道,当年这豪华的梅花墅的确是败落了,而且是败落的毫无踪影,这便是不同寻常的岁月变迁,因为甪直古镇并没有经历过兵荒马乱的蹂躏。梅花墅的一部门成为后来的海藏禅院,解放后成了甪直粮管所的地盘。
现在甪直古镇中市街向北一直到下塘街一带,都是当年梅花墅的遗址,当地政府在这里重建了江南文化园,实际的目的,也是传承甪直古镇这段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是复活了当年闻名遐迩的梅花墅。
此时,我漫无边际的游览在幽雅的江南文化园中,忽然心头涌上一种百无聊赖的情绪。眼前依然是天光水色的辉映,依然是小桥流水的水乡风情,我却已经很难对号入座的找到当年梅花墅的遗影。我只能借助想象的翅膀,在这风光秀丽的园林空间翱翔,我只能在这似是而非的江南文化园中,感叹千百年风雨岁月的冷酷无情,只能发出人生苦短的无奈嗟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