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古镇的水乡风情
中国传统的的江南水乡闻名遐迩,同里水乡古镇又是江南水乡中独具风情的一个景区。这里优美的水乡环境,与当地丰富的自然水系互相关联。
同里古镇的湖塘溪流,主要来自于太湖水系,太湖来水分为西路和北路进入同里辖内,西面是由江南运河流经七港河、房尖港、潘河港和王家浜进入同里古镇,北面是由吴淞江水系流入,经过张塔港、乌浦港、后浜和圣堂港,流入同里古镇。这两股溪流贯通同里古镇的十几条小河,纵横交错的流过古镇,又分别通过东南两条水系流出同里古镇,东路经由白蚬湖注入淀山湖,南路则经由南星湖和牛长泾流入太浦河。
同里镇的辖区内,共有大小三百余条河流贯通,有大小湖荡二十余个。你进入古镇街区这块弹完之地,也还还能看到有十几条溪流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密布的河网体系。即使在大旱之年,同里古镇也有丰富的太湖水系不断给予补充。而每年的暴雨时节,密布的河网更是很快就把雨水顺利排出,保持着同里水乡河网水位的平稳。江浙一带的水乡古镇,正是这不受干旱困扰,不受洪灾肆虐的地理和水文条件,才成为富庶一方的鱼米之乡。
同里水乡的溪流走向,是顺着河道的分布而千回百转,更因为这些溪流贯通着大小不一的湖塘,形成水乡风景的变化万千。这里有狭窄的街区水道,迂回盘旋于幽深的古镇绿荫下,这里有豁然开朗的开阔溪流和湖荡,那一汪碧波映着明亮的天光,水面上辉映着古老建筑绰约的身影和香樟树那婆娑的风姿。
我顺着曲折蜿蜒的河沿一路徜徉着,脚下那起伏不平的石板路,承载着千百年同里人奔波的脚步。河边一座座古老的建筑从我身边一一闪过,那高墙深宅的院落里依稀还有昨日的欢声笑语,那幽深的小巷里仿佛还有那往昔的脚步。水乡河道中,一艘木船悄然而过,那轻柔的小船和船娘那娴熟的操桨技巧,就像是在重复着几百年不曾改变的动作。河埠码头的石阶上,一位年轻的女性在弯腰洗衣,只是她不是那百年前曾经的朴实无华的村姑。
美丽的水乡啊,千百年来,你默默的承载着同里人亘古不变的生活,承载着一代代同里人美好的梦想,也承载着他们无助的失望和人生的无奈。时至今日,同里水乡景色依然还在,这里的一切却早已物是人非。唯一不变的是,在这里留守的同里人,还在一代代重复着人生的梦想,重复着水乡人简朴而平淡的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