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庆余堂
在河坊街上,有一座气宇轩昂的古建筑群,门外的墙上横书一排大字:胡庆余堂国医馆,它就是中国近代闻名遐迩的江南药王,是由晚清杭州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筹建的庆余堂药号,于光绪四年在清河坊的大井巷里建成正式营业的胡庆余药堂。
杭州,自古以来就是江南地区中医中药业最发达的地区,是中国古代中医药典的发迹地。从南宋建都杭州(古临安)开始到明清两代,杭州的清河坊一带已经形成一条中药铺的一条商业长廊,其中著名的有南宋时期的保和堂、明代的朱养心膏药店,到了晚清以后,更有叶种德堂、方回春堂、庆余堂这样的大型药堂。在整个江南地区乃至全国都颇具影响。
胡庆余堂更是从1874年开始,招集江南古典建筑的能工巧匠,耗资白银三十万两,建成这座江南地区典型的庭院风格的建筑群并于1878年正式营业。这在当时的杭州河坊街上,是一座鹤立鸡群的大型建筑群和大型中药行。
胡庆余堂秉承了南宋时期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制剂技艺,建立了行业规范,胡庆余堂广纳名医搜寻传统中医良方,精心调制了各种庆余丸、散、丹、膏等中成药,用以除病养生济世宁人。期间总共调制了各种中成药四百余种,并有自己的行业专著《胡庆余堂雪记丸散全集》传世,其很多药剂一直传至今日。胡庆余堂经营作风略含神秘而优雅,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医药文化,也成为中国传统商业的精华,所以胡雪岩被誉为红顶商人。胡庆余堂在胡雪岩去世之后,虽曾几经易主,但店名仍以“胡庆余堂”。可见他在中医药行业中的信誉和影响力。
走进典雅的胡庆余堂,我犹如走进几百年前的古老药堂,那恢宏的建筑,那富贵的气质,让我们很难想象这仅仅是一座中医药堂,倒是很像走进一座大型的中医药博物馆。让我们循着精巧的亭廊和迂回的楼梯,走进一个个远古的空间,去感受那浓郁的中医药文化,去感悟胡庆余堂蕴含的深厚岁月积淀和巨大的影响力。
今天的胡庆余堂,仍然是顾客盈门,而且大多都是杭州的当地人,偶有外地游客前来购买,也是慕名而来。大厅高高的柜台里,药剂师在娴熟的忙碌着,为顾客一味味的包装中药,成药柜台里,更是人头攒动,大多是购买养生药物的顾客,也可以由此而看到,国人对于健康养生的认识,已经达到很重要的高度。
我漫步于胡庆余堂每一间宽敞的厅堂,我凝目于每一根廊柱和拱梁,凝目于每一扇镂空花窗和巨大的门扇。我很难想象,当年的胡雪岩,只为筹建一座中医药堂,而倾注如此之巨资,耗费如此精力,建成这样一座豪华的建筑群,那是一种何等巨大的底气和的自信,那是一种何等的富有和奢华。
胡雪岩在辉煌中达到人生的顶峰。又在人生的败落中郁郁而终,胡庆余堂虽也历经沧桑,几经易主,却始终保持了下来,并仍以胡庆余堂的信誉在中医药界颇具影响。我想,九泉之下的胡雪岩先生如果心灵有知,一定会稍感欣慰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