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绍文先生
在青岛的历史文化名人中,有一位林绍文先生,在国内熟悉他的人并不多,但他是一位世界知名的生物学家、海洋学家、是中国水产学奠基人之一,他是被公认的暖水鱼类养殖的世界权威,被科学界誉为“淡水虾养殖之父”。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海洋生物的研究,致力于水产养殖的科学研究事业。
林绍文先生是福建漳州人,他出生于1907年。从小在家乡长大并在那里受到启蒙教育。1924年,十七岁的林绍文考入北京燕京大学学习生物学专业。他二十一岁从燕京大学毕业,又在1923年同校研究院毕业,获得生物学硕士学位。他毕业后来到厦门大学任讲师,不久后,他奔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1933年他获得湖沼学博士学位,又回到厦门大学任教。
1935年,林绍文先生受到时在国立青岛大学任校长的赵太侔邀请,举家来到青岛,在国立青岛大学生物系主任兼教授。当时童第周先生也在学校从事生物学教学,他们通力合作,为推进学校的学科建设和提高教学水平,作出重要的贡献。抗战爆发后,林绍文先生随校历尽磨难辗转国内各地。
抗战胜利后,林绍文先生在上海筹建中央水产研究所,他带领一行同仁经过两年的辛苦创建,就在黄浦江边的荒草地里,建立了国家正规的水产生物研究所,他担任首任所长,为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发起中国第一次海洋渔业资源调查,特别是对舟山渔场,进行了详尽的科学考察,搜集了大量的重要科研资料。
中央水产研究所是中国黄海水产研究所的前身,黄海研究所的很多科研人员,都曾经是在浦江边的水产研究所工作过,根据国家科研事业的需要,解放后这些科研人员大部分来到青岛,组建了新的黄海水产研究所,这些林绍文先生培养的一大批科研人员,为我国的水产科研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林绍文先生自1949年开始,在长达二十三年的时间内,他一直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担任渔业技术专家和亚洲及远东地区渔业养殖专家。就在这个期间。他成功的解决了罗氏沼虾人工育苗和繁殖技术,成为世界第一。罗氏沼虾原产于印度及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湖沼中,又称马来西亚大虾,是一种著名的淡水虾资源,罗氏沼虾的人工繁殖成功,大大改善了东南亚这些国家渔民的生活。为东南亚乃至世界淡水养殖事业的发展,为培养科技人才做出卓越的贡献。1974年,世界水产养殖学会颁赠他终身名誉会员奖,以表彰这位杰出的水产养殖科学家,这项荣誉是首次颁发给亚洲人。
林绍文先生是一个十分重视科学研究,而且也重视科技成果推广的科学家,他认为科研活动的目的是要为了造福于人类。他在泰国期间除了研究罗氏沼虾的人工繁育,还潜心研究经济鱼类的养殖技术,提高鱼类养殖的产品和质量,他首次将非洲的罗非鱼成功移植到亚洲养殖,大大推广了罗非鱼在亚洲的经济价值。他的成功之处,在于改革了传统的养殖技术,在养殖技术上有可很大的突破性革命,他代表联合国粮农组织,走遍城乡各地去推广他的科研技术,取得很大的成就。他的养殖方法也被推广到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对美国的渔业养殖产生很大的影响,美国把他誉为美国鱼类养殖之父。可见他们对林绍文先生的推崇。
1973年,林绍文先生从联合国粮农组织退休后,他虽然怀念阔别多年的祖国和家乡,但因为国内恶劣的政治环境让林绍文先生顾虑重重,最后还是决定定居美国。七十多岁的林绍文先生在美国担任华盛顿大学渔业学院客座教授,他还是美国迈阿密大学海洋及大气学院名誉教授。作为一名旅居海外的中国人,何尝不思念生他养他的故乡和祖国,但是国家长期的动荡,特别是极左政治造成的扭曲社会环境,更何况国内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让这些向往祖国的海外华人心有余悸。
其实,林绍文先生一直在关心着祖国的发展,关心着中国水产研究事业的发展。1982年,七十多岁的林绍文先生从美国专程回到青岛,和国内同人进行学术交流和举办科研讲座。1985年黄海研究所有一个和美国的渔业养殖合作项目。当时的所长邓景耀率团到美国考察,林绍文先生得到消息,主动和他们联系表示渴望和来自国内的考察团见面。在亲切会见中,林绍文先生表达了他对中国,特别是对黄海研究所有着深厚的情感,他深情地回顾了他当年负责建立研究所的情况。
当时已经近八十岁的林绍文先生,第二天执意要陪伴代表团去几所大学访问。激情所致,他亲笔画了几只栩栩如生的大虾,赠送给考察团长邓景耀先生。他的热情和真诚,让青岛考察团的成员们深为感动。
五年后的林绍文先生,于1990年七月十九日在美国病逝,享年八十四岁。他的科技人生,致力于海洋生物和水产养殖事业,他将毕生的精力,为世界的水产养殖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纵观林绍文先生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国外,他的主要科学成就也是在国外研究取得的,但科学是无国界的,他的成就是对全人类的贡献。他是中国人杰出的代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作为曾经在青岛留下身影的林绍文先生,对青岛的海洋研究事业是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他也是青岛这个海滨城市引以为豪的骄傲。
如今,林绍文先生的雕像矗立在青岛的百花苑,他风姿潇洒的身影留在我们心中,林绍文先生是一位值得永远怀念和尊重的一代科学巨匠。
加载中,请稍候......